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玉米的光合效率較水稻的高,這與玉米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有很大的關系.如何將玉米的這一種酶轉移到水稻等植物上一直是植物生物學家的研究課題之一.但實踐證明,常規(guī)雜交育種手段很難如愿以償.最近,有人利用土壤農桿菌介導法,將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導入到了水稻的基因組中,為快速改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糧食作物產量開辟了新途徑.
(1)獲得PEPC基因后,將其導入土壤農桿菌的質粒中,獲得重組質粒需要的工具酶是
 
,請在下框中補充某DNA片段并畫出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過程示意圖.

(2)導入完成后得到的土壤農桿菌,實際上只有少數導入了重組質粒,可根據質粒中含有的
 
篩選出成功導入了重組質粒的土壤農桿菌.
(3)用含有重組質粒的土壤農桿菌感染水稻細胞,即使感染成功,PEPC基因通過一定途徑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組中,但不一定會表達,原因最可能是
 
.(單選)
A.玉米和水稻不共用一套密碼子
B.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
C.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組中相鄰基因的影響
D.整合到水稻基因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種酶破壞了
(4)PEPC基因在水稻細胞中成功表達的標志是
 

(5)得到PEPC基因成功表達的水稻細胞后,科研人員常采用
 
技術手段獲得轉基因水稻植株.
考點: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專題:
分析:基因工程的三種工具: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
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獲取,②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④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解答: 解:(1)基因工程中使用到的酶為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補充DNA片段,在根據限制酶的特點畫出粘性末端.

(2)標記基因存在的作用便于篩選含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3)凡是影響轉錄或翻譯的因素都可能會影響PEPC基因的表達.影響其表達的原因有: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組中相鄰基因的影響、整合到水稻基因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種酶破壞了.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碼子,排除A;參與蛋白質合成的氨基酸大約有20種,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可能性有但比較小,排除B;PEPC基因在水稻細胞中以前沒有,所以水稻細胞中存在破壞它的酶可能有,但可能性也不大,排除D;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受到水稻基因組中相鄰基因的影響,故選C.
(4)PEPC基因在水稻細胞中成功表達的標志是在水稻細胞中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5)由細胞得到完整植株,要利用細胞的全能性,所以應該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
故答案為:
(1)限制酶、DNA連接酶

(2)標記基因
(3)C
(4)在水稻細胞中合成PEPC
(5)組織培養(yǎng)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步驟,理解基因工程的步驟及使用的工具是解決此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為人體體液免疫過程的示意圖.試分析,能產生淋巴因子的細胞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甲圖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示意圖,乙圖表示一個長期有效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碳進人生物群落的方式
 
.圖中①②④過程碳流動形式是
 
,③過程中碳流動形式是
 
.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①和②量的關系是
 

(2)圖甲中分解者通過a_
 
和b
 
 兩種生理過程將碳放回大氣中.適度松土可以促進b過程.
(3)乙圖食物網中的肉食動物是
 
,通常數量較少,從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人們想通過此生態(tài)系統(tǒng)更多地得到種群X,理論上你認為達到目的最有效手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某種群在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增長曲線,請仔細分析圖中曲線后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如果種群生活在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中,沒有資源和空間的限制,種群內個體數量增長曲線呈
 
型增長,用達爾文進化的觀點分析,這是由于生物具有
 
特性.如果將該種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
 
.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分析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
 

(2)影響種群數量變化主要因素是種群的
 
、死亡率、
 
遷出率.
(3)圖2表示某一動物種群進入一個適宜、有利的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后的生長速度曲線,這種生長方式屬于
 
增長曲線,在
 
(填字母)上,該動物群體增速度最大.
(4)D點上種群數量達最大,叫
 
,此時
 
最可能成為該動物種群生長速度的限制因子.
(5)樹林中的全部生物稱為群落.在這片樹林形成的前10年期間該群落的豐富度變化趨勢為
 
.當具一定規(guī)模時,該群落的最上層為
 
,底層為
 
,這說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
 
現象,這樣的分布提高了群落利用
 
的能力.
(6)若樹林中入侵了某一害蟲(沒有該害蟲天敵),從生態(tài)學角度考慮樹林可能會怎樣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抗旱植物體內的抗旱基因為R,旱敏基因為r.研究表明,多數抗旱性農作物能通過細胞代謝,產生一種代謝產物,調節(jié)根部細胞內的滲透壓,此代謝產物在葉肉細胞內很難找到.

(1)抗旱性農作物的葉肉細胞內難以找到與抗旱有關的代謝產物的原因是
 

(2)現已制備足夠多的R探針和r探針,通過探針來檢測某植物相關的基因型.請據圖分析回答:
①圖中擴增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葉肉細胞總DNA,
 
(能或不能)以DNA為模板直接擴增抗旱基因,擴增過程中尋找抗旱基因的位置依靠
 

②圖中處理基因獲取單鏈DNA常用的方法有
 

③濾膜上DNA分子雜交發(fā)生在
 
兩者之間.
④若被檢植物只發(fā)生A現象,則被檢植物的基因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瘦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它作用于下丘腦的代謝調節(jié)中樞,具有抑制食欲、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能量攝入增多可導致脂肪合成增加,促進脂肪細胞的瘦素分泌量
 
(填增多/減少/不變),瘦素與下丘腦神經細胞上的
 
結合,產生飽食反應,能降低食欲,減少能量攝。
(2)臨床上發(fā)現多數肥胖癥患者體內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瘦素增多,卻不能阻止肥胖的發(fā)生,從激素作用下機理角度分析,你覺得最可能的原因是
 

(3)某科研人員研究了光周期和高脂飲食對高山姬鼠代謝狀況的影響,將實驗鼠分為長光照低脂肪食物、長光照高脂肪食物、短光照低脂肪食物、短光照高脂肪食物四個處理組.飼養(yǎng)7周后測量體重、瘦素水平等指標,據圖分析:影響高山姬鼠瘦素分泌水平的因素是
 
.另有數據表明,高脂飲食條件下,長日照組和短日照組每天攝人能量基本相同,但前者體重增長大于后者.其原因可能是短光照下,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姬鼠抵抗高脂食物誘導的肥胖,呼吸作用中更多能量轉化為
 
形式,以有利于高山姬鼠冬季條件下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江蘇某縣地處水鄉(xiāng),畜禽養(yǎng)殖和栽桑養(yǎng)蠶是當地農業(yè)的兩大支柱產業(yè).在生產總量不斷擴張的同時,該縣堅持在發(fā)展中解決環(huán)境問題,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請分析該縣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部分)示意圖,回答問題.

(1)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從桑等生產者
 
開始,圖中屬于消費者的生物有
 

(2)與傳統(tǒng)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更能凈化環(huán)境,主要原因是
 
被及時利用.
(3)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何能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
 
,減少了
 

(4)根據該縣地處水鄉(xiāng)這一資源優(yōu)勢,請就該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提出你的一條合理化建議.
 

(5)該生態(tài)工程的建設遵循了哪些基本原理?
 
、
 
.生態(tài)工程與傳統(tǒng)工程相比較,具有少消耗、多效益、
 
等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據報道,截止2011年2月11日,我國共有9個省份累計報告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20例.專家分析,全國爆發(fā)大規(guī)模甲型流感的可能性很小.請回答相關問題:
(1)現在從患者體內已經分離出了細菌和病毒,并分別制成溶液.為探究該“流感”是由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材料:小鼠、注射器、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細菌溶液和病毒溶液、小鼠食物等.
實驗原理:(略)
實驗步驟:①取12只生長健壯且同等大小的小鼠,均分為3組,編號為甲、乙、丙.
②向甲組小鼠注射適量生理鹽水;向乙組小鼠
 
;向丙組小鼠
 

③將3組小鼠放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2)結果分析:①
 
說明該“流感”是由細菌引起的.
 
說明該“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3)若經證實,該“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請回答:
①病毒在細胞外能獨立生存嗎?
 

②病毒作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由有機物組     B.具有細胞結構      C.能使生物致病     D.能繁殖產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制備細胞膜的實驗中常用新鮮成熟的哺乳動物的紅細胞作材料是因為(  )
A、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容易漲破
B、哺乳動物紅細胞容易收集
C、哺乳動物紅細胞內沒有核膜及線粒體膜等各種細胞器膜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分離時容易沉淀在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