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為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內填圖中標號)
(1)與動物細胞分泌活動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9]高爾基體.
(2)圖中[3和6]內質網(wǎng)是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木W(wǎng)絡和通道.
(3)圖中[5]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4)圖中[10]具有合成蛋白質的功能,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1]線粒體.
(5)圖中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5]中心體.如果該細胞表示植物細胞,則還應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等結構.
(6)圖中含DNA最多的結構是[4]染色質,含DNA的細胞器是[1]線粒體.
(7)圖中由雙層膜構成的細胞器是[1]線粒體.

分析 分析題圖:題圖為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其中1是線粒體,2是細胞質,3是粗面型內質網(wǎng),4是染色質,5是中心體,6是滑面型內質網(wǎng),7是核仁,8是核孔,9是高爾基體,10是核糖體.

解答 解:(1)題圖中的1~10結構中,9高爾基體與動物細胞分泌活動直接有關.
(2)圖中3和6內質網(wǎng)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是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木W(wǎng)絡和通道,也是細胞內分布最廣的細胞器.
(3)題圖中的1~10結構中,5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可形成紡錘體,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4)題圖中的1~10結構中,10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1線粒體.
(5)題圖中的1~10結構中,5中心體常見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是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如果該細胞表示植物細胞,則還應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等結構.
(6)題圖中的1~10結構中,含DNA最多的結構是4染色質(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含DNA的細胞器是1線粒體.
(7)題圖中的1~10結構中,由雙層膜構成的細胞器是1線粒體.
故答案為:
(1)9    高爾基體
(2)3和6     內質網(wǎng)     
(3)有絲分裂    
(4)蛋白質     1    線粒體    
(5)5     中心體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  
(6)4    染色質   1     線粒體   
(7)1    線粒體

點評 本題結合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結構的圖象和功能、明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的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配對連接方式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此圖表示動物細胞的模式圖.
(2)[9]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3)高等植物沒有的細胞器是[13]中心體.
(4)[3]高爾基體 是對來自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
(5)[8]內質網(wǎng)是細胞合成 性激素的場所.
(6)與高等動物細胞相比,高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真核細胞內三種物質的合成過程,回答有關問題.
(1)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乙表示轉錄過程,丙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有A-U、C-G
(2)丙過程中A所表示tRNA所運輸?shù)陌被岬拿艽a子是CGU.
(3)一個細胞周期中,乙過程在每個起點可起始多次,甲過程在每個起點一般起始一次.甲過程所需的酶有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4)科學家運用同位素示蹤(同位素標記)技術可探究甲過程的特點.若甲所示模板分子如圖丁,將其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3次甲過程,則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分子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都將產(chǎn)生基因突變,也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B.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個體表現(xiàn)型改變,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和貓叫綜合征
C.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
D.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shù)目變異通常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科學家利用細胞工程培育了“白菜-甘藍”雜交植株,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D形成F過程所依據(jù)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通常誘導C過程進行常用的化學試劑是聚乙二醇;植物組織培養(yǎng)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營養(yǎng)、激素、溫度和光照外,還必須在無菌條件下培養(yǎng).在E到F過程中,愈傷組織在誘導生根的培養(yǎng)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偏低.
(2)若“白菜-甘藍”雜種植物為四倍體,則該植株的花粉經(jīng)立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是單倍體.
(3)“白菜-甘藍”雜種植株供使用的部分是葉,但葉又易受昆蟲危害而影響產(chǎn)量,科學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帶有抗蟲基因的“白菜-甘藍”,請你設計實驗,檢測此植物的抗蟲基因是否表達.
①取昆蟲幼蟲放到帶有抗蟲基因的“白菜-甘藍”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狀態(tài)基本一致的昆蟲幼蟲放到長勢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藍”植株乙上.
②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分別觀察昆蟲幼蟲的生活情況.
③若甲、乙植株上昆蟲幼蟲均正常生活,說明甲植株的抗蟲基因未得到表達;若甲植株上昆蟲幼蟲死亡,乙植株上昆蟲幼蟲正常生活,說明甲植株的抗蟲基因得到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植物側芽的生長受生長素(IAA)及其他物質的共同影響,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為對照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一:分組進行去除頂芽、去頂并在切口涂抹IAA處理后,定時測定側芽長度,見圖1:
實驗二:用14CO2飼喂葉片,測定去頂8h時側芽附近14C放射性強度和IAA含量,見圖2.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頂芽合成IAA是由組氨酸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轉變來的
B.實驗一中,去頂32時Ⅲ組側芽長度明顯小于Ⅱ組,其原因是側芽產(chǎn)生過多的IAA抑制了自身生長
C.實驗二中,Ⅰ、Ⅱ兩組測驗附近14C信號強度差異明顯,說明去頂后往側芽分配的光合產(chǎn)物減少
D.綜合兩個實驗數(shù)據(jù)推測,8小時候,Ⅰ組合Ⅲ組側芽附近的IAA濃度關系為:Ⅰ組大于Ⅲ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師大附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三條肽鏈共有肽鍵109個,則它含有的氨基和羧基的數(shù)目至少是

A.1和1 B.3和3

C.108和108 D.109和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育才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正確的是

A.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試劑驗證酶的專一性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可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5、7、9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