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這種藥片的主要功能是( 。
A、增強免疫力B、提供能量
C、減肥D、助消化
考點:酶的特性
專題:
分析: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在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由酶的特性可知,當口服多酶片后,這些酶在消化道內可以分別催化食物中的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分解,從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多酶片中的酶不能增強免疫力,A錯誤;
B、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能量,B錯誤;
C、多酶片中含有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沒有減肥的功能,C錯誤;
D、口服多酶片后,這些酶在消化道內可分別催化食物中的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分解,從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酶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酶的概念及特性,明確酶具有專一性,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判斷多酶片的功能,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生物體內呼吸作用的過程,圖中a-d表示某種物質,①-⑤表示相關生理過程,據(jù)圖回答:

(1)①-⑤過程,能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
 
;在線粒體中進行的是
 
;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是
 
釋放能量最多的是
 

(2)圖中a、b、d物質分別表示
 
、
 
、
 

(3)簡要說明細胞呼吸的主要生物學意義:
 

(4)用染料
 
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乙酰膽堿(Ach)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實驗人員欲研究Ach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簡圖如圖),在除去突觸小泡的前提下自①處注入不同濃度的Ach,②處給予恒定刺激,③、④兩處分別為感應測量點.測得不同濃度Ach條件下③、④兩處感受到信號所用時間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h濃度(mmol?L-1 ③處感受到信號的時間(ms) ④處感受到信號的時間(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A、圖中的⑤、⑥與⑦共同構成一個突觸
B、實驗中除去突觸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實驗結果受到原有神經(jīng)遞質的干擾
C、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高濃度的Ach能促進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
D、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Ach濃度的增加對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無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哪組細胞器含有DNA?(  )
A、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B、線粒體和葉綠體
C、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D、葉綠體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冬小麥在秋冬低溫條件下,細胞分裂活動減慢,物質消耗減少,但細胞內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顯的提高.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
A、細胞內氧化分解的酶活性減弱,是植物適應低溫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
B、細胞內結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適應低溫環(huán)境
C、細胞液濃度增加,降低冰點,是植物對低溫環(huán)境的適應
D、合成淀粉和蛋白質的酶的活性減弱,以適應低溫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受到寒冷刺激時,人體下丘腦細胞接受A物質后,膜兩側電位差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段表示靜息電位,神經(jīng)纖維膜外的K+比膜內多
B、b點時Na+內流
C、與a段相比,b點時下丘腦細胞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接受A物質后,下丘腦細胞的膜通透性改變,代謝速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多樣性具有多種價值,下面不能體現(xiàn)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的是( 。
A、人參的藥用價值
B、森林具有調節(jié)氣候的功能
C、農(nóng)作物為人類提供食物
D、蘆葦可以作為造紙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幾項( 。
①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為自由水
②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水
③水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之一
④人體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為結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與新陳代謝的強弱關系不大
⑥不同細胞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1項B、2項C、3項D、4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與PM2.5(含鉛化合物、3,4-苯并芘等致癌物質)相關的問題.
(1)PM2.5會引起有些人哮喘,此時的PM2.5被稱為
 
.這種過敏反應發(fā)生在
 
(初次/再次)接觸PM2.5時.
(2)研究表明:P53基因(抑癌基因之一)改變可導致肝臟細胞癌變.3,4-苯并芘能與P53基因中的鳥嘌呤(G)結合,結合后的G在DNA復制時能與堿基T互補配對,誘發(fā)形成的肝癌細胞中發(fā)現(xiàn)P53基因指導合成的P53蛋白的第249位氨基酸密碼子第二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即由AGG轉變?yōu)?div id="eletey1"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這種癌變產(chǎn)生的變異類型是
 

(3)研究人員以小鼠為材料研究重金屬鉛對動物血液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步驟如下:
步驟一:選擇5只健康小白鼠分為5組,每天分別以等量、足夠、含鉛量不同的食物飼養(yǎng),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
步驟二:在培養(yǎng)第20d分別采集小鼠血液20uL.
步驟三: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統(tǒng)計紅細胞、白細胞數(shù)量.結果如下表:
組  別
食物中添加鉛的劑量(mg/kg) 7 14 28 56 112
紅細胞數(shù)量(萬/mm3 904 887.2 856.4 696.1 519.1
白細胞數(shù)量(萬/mm3 0.76 1.07 1.24 1.32 1.42
上述實驗設計有兩點不足之處請指出:
 

 

(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5)某同學統(tǒng)計實驗小鼠紅細胞密度步驟:用吸取混勻的紅細胞懸浮液,向計數(shù)室中滴2滴懸浮液→加蓋玻片→靜置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該操作會導致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
 
(用偏大、偏小、無影響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