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分別表示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及處于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象.請據(jù)圖回答:

(1)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好時期在
 
之間,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AB段形成的原因是
 

(2)圖2中細胞處于圖1中的
 
段;此時細胞中染色體單體數(shù)為
 
,同源染色體有
 
對.
(3)皮膚癌細胞的細胞周期
 
(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膚生發(fā)層細胞.癌細胞在機體內容易擴散和轉移是因為細胞膜上的
 
含量減少.
考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
專題:
分析:分析圖1:圖1表示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圖2:圖2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解答: 解:(1)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好時期,對應于圖1中的BC段之間;由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
(2)圖2中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對應于圖1中的DE段;此時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但由于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因此染色體單體數(shù)為0.
(3)皮膚癌細胞分裂能力旺盛,其細胞周期小于正常皮膚生發(fā)層細胞.癌細胞的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導致癌細胞在機體內容易擴散和轉移.
故答案為:
(1)BC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子染色體  DNA自我復制
(2)DE    0    4     
(3)小于   糖蛋白
點評: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變化規(guī)律、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區(qū)段曲線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時期;識記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血液中的O2若要進入組織細胞中參與氧化有機物,這些氧分子要通過幾層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組成的膜( 。
A、1層B、3層C、4層D、6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表示光合作用碳反應的一些重要過程,圖乙為葉肉細胞模式圖(只畫出兩種重要的細胞器).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圖甲表示的循環(huán),發(fā)生在圖乙中的
 
處(填標號).光合產(chǎn)物蔗糖是圖乙中的
 
處(填標號)合成并運輸至植物體各部位利用的.
(2)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學元素是
 
.由甲圖可知,該循環(huán)過程中NADPH和ATP除了提供能量外,還分別提供了
 

(3)圖甲的過程是通過設計巧妙的實驗研究清楚的.科學家將小球藻裝在一個密閉容器中,通過通氣管向密閉容器中通入CO2,通氣管上有一個開關,可以控制CO2的供應,密閉容器周圍有光源,通過控制電源開關可以控制光照的有無.
①向密閉容器中通入14CO2,經(jīng)過不同時間的照光(數(shù)秒直至數(shù)十分鐘)后,將小球藻放入沸酒精中處理,其目的是
 
,從而使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碳反應的某一階段;然后分離出各種化合物,測定其放射性.
②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光照30秒,14C出現(xiàn)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和七碳化合物等20余種化合物中;而當把光照時間縮短為5秒時,14C主要出現(xiàn)在
 
中(填化合物的具體名稱),現(xiàn)已證明該化合物是CO2中的碳首先到達的化合物.
③為探究固定CO2的化合物,科學家改變某實驗條件后,發(fā)現(xiàn)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變的實驗條件是
 
,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質是RuBP.
(4)利用葉片作實驗材料,做如下實驗:
第1步:用直徑1厘米的鉆孔器,避開葉脈,打下小圓片10片,放于大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注射器抽去氣體,當葉圓片全部下沉后連同水倒于小燒杯中,放在黑暗中備用.
第2步:另取小燒杯并加入適量NaHCO3稀溶液,加入10片葉圓片,開始葉圓片沉在燒杯底部,置于適宜光照下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有葉圓片上浮.請分析葉圓片上浮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該圖是皮膚對
 
環(huán)境反應的示意圖,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①]
 
,[③]
 

(2)如圖反應的神經(jīng)中樞位于
 
,稱為
 
中樞,通過該中樞的調節(jié),使皮膚②結構發(fā)生的變化是
 

(3)若人處于劇烈運動狀態(tài),②結構的變化是
 
,③結構的變化是
 
.這兩種變化,都能使機體增加散熱.
(4)若人并沒有劇烈運動,但③結構的活動卻很強烈,原因是
 
,③的活動結果,維持了機體的
 
的平衡.③的活動中的液體有臭味,說明其中有
 
產(chǎn)生.
(5)在圖示情況下,與體溫變化有關的激素的分泌量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科研小組開展了人白細胞介素18(IL-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實驗原理: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xiàn)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 實驗步驟:
①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均分成甲、乙、丙三組;
②甲組無輻射損傷;乙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丙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1L-18.
③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0h、12h、24h、36h后,檢測并計算細胞凋亡相對值.
(1)與細胞凋亡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
 

(2)設置甲、乙兩組的目的是探究
 
.設置乙、丙兩組的目的是
 

(3)請設計實驗結果記錄表.

(4)科研小組還設置了丁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丙組相比,設置丁組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回答下列有關赤霉素的問題:
(1)植物體內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等
 
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噴灑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長速度過快,將導致稻谷產(chǎn)量
 

(2)赤霉素促進莖的伸長主要與細胞壁的伸展性有關.有人進行了CaCl2和赤霉素對某植物種子胚軸生長速率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圖分析可知,一定濃度的CaCl2溶液對細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時間在圖中的
 
(A點、B點、C點).根據(jù)上述實驗分析赤霉素促進莖伸長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據(jù)圖作答.

(1)寫出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物質①
 
 
 
 

(2)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3)寫出光反應的場所
 
,暗反應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術. 在該技術中,切割DNA的工具是
 
,它能識別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兩個核苷酸之間的
 
斷開.限制酶切割產(chǎn)生的DNA片段末端有兩種形式,分別是
 
、
 

(2)操作步驟:從人的
 
獲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與
 
結合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在基因表達載體中還應插入
 
和終止子.然后把基因表達載體導入牛的
 

(3)人的基因在牛體內能表達,說明人和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神經(jīng)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跳水運動員在短時間內作出復雜的動作,只是通過神經(jīng)調節(jié)來完成
B、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某些結構也能釋放激素,如下丘腦
C、某同學上學時,為減少上廁所的次數(shù)而很少喝水,這種方法很可取
D、激素傳遞的信息和神經(jīng)傳導的興奮在傳輸速度上沒有差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