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圖甲表示人體體液免疫的某個階段,圖乙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①是吞噬細胞,判斷依據是攝取、處理細菌(抗原).吞噬泡的形成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除圖中所示功能外,溶酶體還有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的功能.
(2)若在b處施加一個有效刺激,a處膜外電位的變化為:正電位→負電位.
(3)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切斷d、刺激b,會(會、不會)引起效應器收縮.興奮在結構b和結構c的傳導速度不同(相同、不同).
(4)Ⅱ處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化學信號→電信號.

分析 1、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為內正外負,稱為靜息電位;在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稱為動作電位.
2、興奮在離體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方式雙向傳導,傳導速度快;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經過突觸間隙而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且傳遞速度較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經過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過程.
3、分析題圖:
圖甲表示人體體液免疫的某個階段(感應階段),其中①表示吞噬細胞,作用是攝取、處理和呈遞抗原;②表示T淋巴細胞;
圖乙為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其中a表示效應器、b表示傳出神經、c表示神經中樞、d表示傳入神經、e表示感受器,I表示突觸前膜、Ⅱ表示突觸后膜.

解答 解:(1)圖甲中①細胞在人體體液免疫中可攝取、處理細菌(抗原),可判斷①細胞是吞噬細胞;由題圖甲知,吞噬泡是由細胞膜內吞異物并將異物包裹后形成的囊泡,吞噬泡的形成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溶酶體在圖甲中體現了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菌的作用,除圖中所示功能外,溶酶體還有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的功能.
(2)圖乙中的a是效應器,在未受刺激時其膜兩側的電位為靜息電位(此時a處膜外為正電位),若在b(傳出神經)處施加一個有效刺激,b處產生的興奮會傳導至a,引起a處產生動作電位(此時a處膜外電位為負電位),即若在b處施加一個有效刺激,a處膜外電位的變化為:正電位→負電位.
(3)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要經過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等多個神經元,而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所以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切斷d傳入神經、刺激b傳出神經,效應器仍有收縮反應;興奮在結構c神經中樞上的傳遞速度小于結構b傳出神經上的傳導速度.
(4)圖乙中的Ⅱ是突觸后膜,在進行神經沖動的傳遞時可接受突觸間隙中的神經遞質而發(fā)生膜電位的變化,即此處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化學信號→電信號.
故答案為:
(1)吞噬      攝取處理細菌(抗原)      (一定的)流動性       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2)正電位→負電位
(3)單   會    不同
(4)化學信號→電信號

點評 本題結合人體體液免疫的某個階段和反射弧的模式圖圖解,考查神經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考生識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明確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之間和神經纖維上的傳遞過程及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為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設計進行下列實驗.
項目

組別
項目1
氧氣產生量(mL)
項目2
50W5.05.35.0
100W12.011.512.0
200W21.020.020.0
400W18.218.518.0
實驗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臺燈、冷開水、適宜濃度的 NaHCO3溶液、黑藻等.
實驗步驟:
①準備4套如圖所示裝置,編號為l一4.在瓶中各加入500mLNaHC03溶液后用冷開水充滿.
②取4等份長勢相同的黑藻分別放入l一4號裝置.
③將4套裝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照射1-4號裝置,觀察氣泡的產生情況.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測量光合作用釋放的O2體積(mL).
以上實驗重復三次,實驗結果見上表.分析并回答有關問題:
(1)請將步驟③補充完整:將4套裝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別用50W、100W、200W和400W的臺燈等距離地照射1-4號裝置,觀察氣泡的產生情況.
(2)表中的項目2應該是平均氧氣產生量(mL).
(3)用上述裝置測得的光合速率是否為實際光合速率?為什么?不是,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
(4)若想確定黑藻生長的最適光照強度,應該繼續(xù)在光照強度為1OOW一400W范圍內設置更多組實驗.
(5)請指出上述設計方案中的不足之處(寫出一項即可).沒有考慮光強變化會引起反應的溫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實驗或探究活動有關酒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洗去花生子葉薄片上的浮色
B.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漂洗被解離后的根尖
C.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提取綠葉中的色素
D.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對小動物進行固定和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紫色洋蔥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材料.它的葉分為兩種:
管狀葉伸展于空中,進行光合作用;鱗片葉層層包裹形成鱗莖,富含營養(yǎng)物質.
請根據所學知識,選擇洋蔥的不同部位作為實驗材料,完善下面的實驗設計,并回答相關問題.
(1)若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所用的實驗材料是管狀葉.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使用的試劑是無水乙醇(丙酮).分離葉綠體色素依據的實驗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率不同.
(2)若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選用的最佳材料是鱗片葉外表皮.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外界溶液.
(3)若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選用的理想材料為洋蔥的鱗片葉內表皮,該材料優(yōu)于其他部位材料的原因是不含色素(或無色).
(4)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為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5)在“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和“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兩個實驗中,都用到了鹽酸,它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不同(相同、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研究小組發(fā)現染色體上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RNA,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Ⅰ在細胞核中進行
B.若抑癌基因中A占20%,則經過過程Ⅰ得到的mRNA中C占30%
C.參與過程Ⅱ的RNA不只一種
D.細胞中若出現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過程Ⅱ被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人類基因組是指人類DNA分子所攜帶的個部遺傳信息,人類基因組計劃就是分析測定人類基因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內容包括繪制人類基因的遺傳圖,物理圖,序列圖和轉錄圖,科學家應對多少條染色體進行分析( 。
A.46條B.23條C.24條D.22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關于人體內好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乙表示體液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丙、丁可以表示溫度和酸堿度
B.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只要有三種調節(jié)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統(tǒng)參與
C.酸堿度的相對穩(wěn)定性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與其他器官或系統(tǒng)也有關
D.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一樣,其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點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葉綠體色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色素能吸收光能B.葉綠體色素參與ATP的分解
C.葉綠體色素與O2和[H]的形成有關D.葉綠體色素能傳遞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果蠅是常用的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據資料顯示,果蠅約有l(wèi)04對基因,現有一黑腹果蠅的野生種群,約有107個個體,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統(tǒng)稱為種群的基因庫,經觀察,該種群中果蠅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分析其產生原因,是在突變過程中產生的等位基因,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而產生的,使種群中產生了大量的可遺傳的變異,其產生的方向是隨機不定向的,它們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2)隨機從該種群中抽出100只果蠅,測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則:A基因的基因頻率為65%,a基因的基因頻率為35%.
(3)通過對果蠅及其他生物的群體進行遺傳學研究.可得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