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圖中A~E是從幾種生物細胞中分離出來的5種細胞器,①~④是從這5種細胞器中分離出來的幾種有機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機物的局部),a~d是細胞結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在“[]”中填寫數字或符號,在橫線里填寫文字):

(1)請從①~④中選出兩個生物大分子[
 
],5種細胞器都含有的有機物是[
 
]
 

(2)具有①結構的物質存在于[
 
]中,用無水乙醇提取該物質后,分離它所用的方法是
 

(3)能夠合成③物質的細胞器有[
 
],在這些細胞結構中進行的反應分別是[
 
].
(4)不發(fā)生a~d四種反應的細胞器是[
 
].
(5)圖c所示為
 
膜,圖d所示為
 
膜,兩者都參與細胞的能量代謝.
(6)影響圖c和圖d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別為
 
考點: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專題:
分析:分析題圖可知,A是線粒體,B是高爾基體,C是葉綠體,D是內質網,E是中心體;①是葉綠素分子,②是tRNA,③是ATP的結構,④是肽鏈;a是內質網膜,b是高爾基體膜,c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d是線粒體內膜.
解答: 解:(1)從①~④中的兩個生物大分子是tRNA和多肽鏈,即圖中的②④;所有細胞器中都含有蛋白質,即圖中的④.
(2)葉綠素存在于葉綠體中,即圖中C;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常用的方法是紙層析法.
(3)能合成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即圖中AC;線粒體中進行d反應,葉綠體中進行c反應.
(4)E中心體中不能發(fā)生甲-丁反應,中心體與紡錘體形成有關.
(5)圖中c是類囊體膜,d是線粒體內膜,兩者都能參與能量代謝.
(6)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影響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溫度和氧氣.
故答案為:
(1)②④④蛋白質
(2)C    紙層析法
(3)AC   dc
(4)E
(5)類囊體    線粒體內膜
(6)光照、溫度(溫度和氧氣)
點評:對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不同細胞器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影響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的綜合理解應用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細胞自噬是將細胞內受損、變性、衰老的蛋白質或細胞器運輸到溶酶體內并降解的過程.圖中A、B、C表示細胞自噬的三種方式,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通過C減少有害蛋白在細胞內的積累,從而延長細胞壽命
B、體現(xiàn)膜結構具有流動性的過程有ABC
C、溶酶體能殺死侵入的病毒和細菌,分解產物都將以胞吐方式排出細胞外
D、細胞自噬貫穿于正常細胞生長、分化、衰老、凋亡的全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人的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雙層的原因是:
 

(2)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
 
右側液面.
(3)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但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則更容易進入細胞,此實例可說明細胞膜具有
 
性;當細胞衰老時,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
 

(4)圖丁中①為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細胞膜上的②結合,結構②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將酵母菌破碎并進行差速離心處理,得到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與酵母菌分別裝入A-F試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質,進行了如下實驗(見下表)
試管編號
加入的物質
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氣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適量的相關物質,“-”表示未加入相關物質
(1)能產生CO2和H2O的試管有
 
,能產生酒精的試管有
 

不能產生ATP的試管是
 
,根據試管
 
的實驗結果可判斷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場所.(均填試管編號)
(2)有氧呼吸產生的[H],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與氧結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對該氧化過程沒有影響,但使該過程所釋放的能量都以熱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無法合成ATP.若將DNP加入試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繼續(xù)進行.
(3)如將圖中果酒發(fā)酵裝置改裝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下列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A.探究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時打開閥a
B.經管口3取樣檢測酒精和CO2的產生情況
C.實驗開始前對改裝后整個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
D.改裝時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與管口2連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表示細胞生物遺傳信息傳遞某過程,圖2表示DNA結構片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找出了導致細菌轉化的轉化因子,赫爾希則完成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他們的實驗中共同核心的設計思路是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攪拌和離心的目的分別是
 
、
 

(2)圖1所示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是
 
,其中不同于圖2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是
 

(3)赫爾希在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和科學家在探究DNA復制特點時都運用到的主要技術是
 
.若把圖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為
 
.在DNA復制過程中作用于b點的酶是
 

(4)DNA能夠準確復制的原因是
 
.若通過“PCR”技術共得到32個圖2中的DNA片段,則至少要向試管中加入
 
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小麥種子細胞中的物質E是指
 
,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
 
(填字母代號).
(2)從C的層次闡述G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3)物質D的基本元素組成是
 
,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主要是由圖中的
 
構成(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們經常食用的牛、羊、豬等肉類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經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轉化為人體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組成生物體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細胞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大體相同
C、組成生物體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細胞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的含量大體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硝化細菌內的細胞器中發(fā)生的是( 。
①DNA復制    
②轉錄    
③氨基酸脫水縮合
④CO2+H2O→(CH20)+02   
⑤C6H1206+602→6C02+6H20.
A、①②④B、③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某同學繪制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示意圖.他所構建的是(  )
A、物理模型B、概念模型
C、數學模型D、實物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