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生物世界,微生物雖然顯得過于微小,但在自然界卻作用非凡,在食品生產(chǎn)中的應用更是十分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葡萄、梨、蘋果等水果制作果酒時,其發(fā)酵階段所需的菌種是酵母菌;在產(chǎn)生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無氧/密封/密閉.
(2)如圖代表該發(fā)酵裝置,如果發(fā)酵后期,通氣口的開關被打開,一段時間后果酒變酸,這是由于酒精 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分析 1、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賹⒁胰┳優(yōu)榇姿幔?/p>

解答 解:(1)利用蘋果、梨、葡萄等水果制作果酒時,其發(fā)酵階段所需的菌種是酵母菌;在產(chǎn)生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無氧.
(2)圖1代表該發(fā)酵裝置,如果發(fā)酵后期,通氣口的開關被打開,一段時間后果酒變酸,這是由于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了醋酸.
故答案為:
(1)酵母菌     無氧/密封/密閉
(2)酒精    醋酸菌

點評 本題考查了果酒果醋制作和腐乳制作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稻根尖細胞呼吸過程中,若單位時間內(nèi)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一定是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強度大于無氧呼吸強度

C.只進行無氧呼吸

D.出現(xiàn)了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有關“低溫誘導洋蔥(2n=16)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離,但作用不同
B.低溫與秋水仙素均能抑制著絲點分裂而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C.應設置常溫培養(yǎng)的對照組,以確認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如果顯微觀察到染色體數(shù)為32的細胞,可判斷低溫誘導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為白化病和色盲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為a,色盲的致病基因為b.請回答:

(1)寫出Ⅲ-8個體與色盲有關的基因型:XBXB或XBXb
(2)Ⅲ-10的色盲基因來自第一代的Ⅰ2(或2)
(3)若Ⅲ-9和Ⅲ-7結婚,屬于近親結婚,所生的女孩中可能患的遺傳病是白化病,原因是Ⅲ7是正常男性,沒有色盲基因,所生的女兒不會患色盲癥;同時,Ⅲ7可能攜帶白化病基因,與白化病女性Ⅲ9所生的后代可能患白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機體局部發(fā)炎時,由發(fā)炎部位細胞發(fā)出信號,使該處的毛細血管壁細胞表達其膜上的P選擇蛋白(一種跨膜蛋白),血漿中的白細胞與毛細血管壁細胞之間識別、粘附并移出血管(如下圖①②③),最后進入感染部位的組織中,吞噬病原體.據(jù)圖分析回答:
(1)細胞膜的化學組成主要有脂質(zhì)(或磷脂)和蛋白質(zhì).
(2)在毛細血管壁細胞中,合成P選擇蛋白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3)①②③過程體現(xiàn)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
(4)白細胞與毛細血管壁細胞之間能夠識別,是因為白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與P選擇蛋白的相互識別作用.
(5)白細胞在感染部位吞噬并消滅病原體的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和核酸四種生物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含C、H、O三種元素B.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C.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D.都是細胞中的能源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為水綿結構模式圖.恩吉爾曼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對水綿細胞的不同部位(如a處)做點狀投射,發(fā)現(xiàn)水中的好氧細菌明顯聚集在葉綠體被光投射處;若將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帶狀葉綠體的周圍.此實驗不能說明( 。
A.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B.氧氣的釋放需要光照
C.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D.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來源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是25℃和35℃.科研人員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中,測得了該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單位面積的葉片在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CO2的量)和光合有效輻射(太陽輻射中能被綠色植物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的日變化曲線(圖甲),以及胞間CO2濃度和氣溫的日變化曲線(圖乙).

(1)胞間的CO2被葉肉細胞吸收后,在葉綠體基質(zhì)內(nèi)與五碳化合物(C5)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C3),C3在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和[H](或NADPH)的作用下,進一步轉(zhuǎn)化為糖類等有機物.
(2)結合圖甲和圖乙分析,6:00~10:00時凈光合速率快速上升,是由于光合有效輻射逐漸增大,溫度較適宜,并且胞間CO2濃度相對較高.
(3)結合圖甲和圖乙分析,12:00~14:00時,氣溫升高,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強,導致植物葉片上的氣孔部分關閉,但胞間CO2濃度反而略有升高,其原因是氣溫升高有利于細胞呼吸,葉肉細胞呼吸釋放的CO2增多;凈光合速率降低,葉肉細胞消耗CO2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
B.只要目的基因進入了受體細胞就能成功的表達
C.常用的運載體有質(zhì)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D.DNA連接酶的作用是連接兩個黏性末端的堿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