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解:(1)接種微生物常用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于計數微生物;若將1mL發(fā)酵液稀釋105倍,在三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2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yǎng)后,三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33、38、37,則1mL發(fā)酵液中有$\frac{33+38+37}{3}$×$\frac{1}{0.2}$×105=1.8×107個酵母菌.
(2)進行果酒、果醋發(fā)酵實驗時,應先進行果酒發(fā)酵.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顏色由橙色變成灰綠色.
(3)要測定三種品系酵母菌(分別標記為Y1、Y2、Y3)對體積分數為6%、8%、10%、12%的酒精耐受能力,自變量是酒精濃度,因此可設計以下實驗:
第一步:將等量的三種品系酵母菌分別接種在酒精濃度為6%、8%、10%、12%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
第二步:使用一定的方法收集各組酵母菌產生的氣體,記錄產氣量,比較三種品系酵母菌耐酒精能力.
(4)①酵母菌細胞呼吸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碳,因此瓶重減輕量即為酵母菌在酒精發(fā)酵中產生的CO2的量.
②Y1比Y3更適合作為生產米酒的菌種,理由是Y1菌在1-4天(前期/初期)的失重量(產生CO2的量/發(fā)酵速率/發(fā)酵能力)大于Y3(Y3前期發(fā)酵能力不如Y1).
故答案為:
(1)稀釋涂布平板 1.8×107
(2)果酒 重鉻酸鉀
(3)將等量的三種品系酵母菌分別接種在酒精濃度為6%、8%、10%、12%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
(4)①CO2
②Y1菌在1-4天(前期/初期)的失重量(產生CO2的量/發(fā)酵速率/發(fā)酵能力)大于Y3(Y3前期發(fā)酵能力不如Y1)
點評 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識記參與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雌雄蜂鳥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緩解了雌雄蜂鳥間的種內斗爭 | |
B. | 花蕊蜜管形態(tài)與鳥嚎長度相適應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 |
C. | 兩種植物花蕊蜜管形態(tài)的差異是因蜂鳥采蜜導致的變異 | |
D. | 蜂鳥的性別比例和種群密度會影響兩種植物的種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群島的物種多樣性僅與生物種類的多少有關 | |
B. | 對該群島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應主要采取就地保護的方式 | |
C. | 對島上的動物進行物種多樣性研究,應采用樣方法 | |
D. | 對該群島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應包括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兩個方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 |
B. | 基因A1、A2合成蛋白質時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 |
C. | A1、A2是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配子中的 | |
D. | A1、A2不能同時存在于同一個體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漿細胞能直接識別抗原,進而合成并分泌相應的抗體 | |
B. | 吞噬細胞可吞噬病原體,也可處理病原體使抗原暴露 | |
C.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均為自身免疫病 | |
D. | 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別將四份等量的接種有乳酸菌的牛奶分別裝人四個容量不同的燒瓶中,甲燒瓶為500ml,乙燒瓶為250ml,丙燒瓶為150ml,丁燒瓶為100ml。密封保存,其中發(fā)酵得最好的是
A.甲瓶 B.D乙瓶 C.丙瓶 D.丁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省大同市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三峽庫區(qū)蓄水后,有些生物的棲息地被破壞,為保護這些生物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A.將受到威脅的生物遷地保護 B.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
C.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就地保護 D.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