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為防治蘋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蟲,有人嘗試在蘋果園的株間 種植矮小的白三葉草,將蘋果單一種植園改造成蘋果-白三葉草復合種植園,改造前后一定時期內對植物園中各類昆蟲種群數量進行調查統(tǒng)計,圖為各類昆蟲所占的數量百分比.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昆蟲卵的數量
B.改造后肉食和寄生性昆蟲數量比例增加可能與植食性昆蟲種類增加有關
C.復合種植園中植食性害蟲明顯減少,不利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維持
D.改造后各種群數量的變化主要由內源性因素引起

分析 分析圖示可知,植食性昆蟲在復合種植時減少,而肉食性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蟲增多,說明肉食性性和寄生性昆蟲抑制了植食性昆蟲的數量,復合種植時生物量增多使腐生性昆蟲增多.因而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更為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更高.

解答 解:A、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式常用的是樣方法,故可采用樣方法調查昆蟲卵的數量,A錯誤;
B、改造后肉食和寄生性昆蟲數量比例增加可能與植食性昆蟲種類增加有關,B正確;
C、與單一種植園相比,復合種植園生物的種類增加,食物網的結構更為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更高,C錯誤;
D、改造后各種群數量的變化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如捕食關系,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的知識要點,要求能運用所學知識,通過比較、分析對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及能從圖表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來儲存能量,保證冬眠時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儲存能量的良好物質是( 。
A.磷脂B.糖原C.脂肪D.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據圖回答:
(1)寫出圖中所示物質的名稱:①氧氣;④二氧化碳;⑤有機物.
(2)葉綠體四種色素中,能夠轉化光能的是葉綠素a.葉綠體中ADP的移動方向是D
A.從細胞質基質移向葉綠體  B.從細胞質基質移向線粒體
C.從類囊體移向葉綠體基質  D.從葉綠體基質移向類囊體
(3)B階段又叫卡爾文循環(huán),D的化學過程的名稱是三碳化合物的還原.B階段的能量變化是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變?yōu)橛袡C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今年許多地區(qū)的冰糖橙由于陰雨天氣的影響,導致果實不如往年甜,容易腐爛果農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當地政府想盡一切辦法幫助橘農盡量減少損失
(1)有人想用橙皮提取精油,提取橙皮精油一般采用壓榨法
(2)科研人員發(fā)現一棵樹上的冰糖橙不易腐爛能長期保存,為子決速大量繁殖該品種,可采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若用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則選擇花粉發(fā)育至單核期的花藥培養(yǎng)成功率最高.確定花粉發(fā)育時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紅法,如果花粉不易著色,則采用焙花青-鉻礬法
(3)影響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激素有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一荒地改建成(復合種植的)果園后,該地的昆蟲種類和數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果園中果樹生長整齊,但該群落也有垂直結構
B.將荒地建成果園,說明人類的活動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該地植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引起了昆蟲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
D.若各種昆蟲之間的競爭、捕食等關系發(fā)生了變化,對果樹的產量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859年,托馬斯•奧斯汀從歐洲帶了24只野兔來到澳大利亞.一個世紀之后,野兔的數量已經躥升至6億只,造成了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為了消滅兔子,澳大利亞引進了兔子的天敵--狐貍.但是狐貍更喜歡吃行動相對遲緩的本地有袋類動物.最后又引進了粘液瘤病毒,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數量.回答問題:
(1)野兔剛進入澳大利亞,由于氣候適宜、食物充足且沒有敵害,此時野兔的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
(2)牛羊、狐貍、粘液病毒與野兔的種間關系分別是競爭、捕食、寄生.
(3)在野兔的原產地歐洲,野兔與其天敵的數量都保持著相對的穩(wěn)定.其原因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的機制.
(4)在引入粘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亞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藥的方法進行過兔災的防治,但是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藥對兔群具有選擇作用,使兔群中抗藥基因頻率不斷升高,進而使兔群發(fā)生進化.
(5)在野兔入侵的過程中,澳大利亞一些特有的動物,如小袋鼠、袋貍、鼠袋鼠等生物都紛紛滅絕或瀕臨滅絕,這說明生物入侵會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應果斷采取建立動物園、瀕危物種繁育中心等易地保護的措施,為這些行為將滅絕的動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機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圖為某家系紅綠色盲系譜圖,已知該遺傳病屬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相關B、b表示,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僅從該系譜圖中不能判斷人類紅綠色盲屬于伴X染色體遺傳病
B.僅從該系譜圖中不能判斷人類紅綠色盲屬于隱性遺傳病
C.圖中所有的患者均只有一種基因型
D.I代女性的基因型一定是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血糖濃度保持動態(tài)平衡對機體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如右圖為胰島素作用機理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l)胰島素的生理功能是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或貯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
(2)胰島素屬于一種信息分子,除激素外,人體內還有淋巴因子、神經遞質、CO2等(舉一例)也為信息分子;胰島素與靶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后發(fā)揮作用,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蛋白質).
(3)當正常人處于饑餓狀態(tài)時,血液中胰島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寫激素名稱)含量增多,它與胰島素相互拮抗,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穩(wěn)定.
(4)人體感染某病毒時,胰島B細胞會被自己的免疫細胞破壞,引起I型糖尿病,在免疫上這類疾病可稱為自身免疫;II型糖尿病表現為組織細胞表面受體受損,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現有甲(正常)、乙(I型)、丙(II型)三人,一次口服較多葡萄糖后,三人的胰島素分泌量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丙、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黃石第三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體細胞雜交尚未解決的問題是 ( )

A.去掉細胞壁,分離出有活力的原生質體

B.將雜種細胞培育成植株

C.讓雜種植物按照人們的需要表現出親本的性狀

D.尚未培育出屬間雜種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