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一)回答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問題
其科學小組對植物激素的產生及作用等方面進行了系列探究,其過程如圖所示.

圖甲為燕麥幼苗的示意圖,在該幼苗的左側給予光照.
(1)一段時間后該幼苗將向光生長,導致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生長素,植物體內與該激素這種生理作用類似的激素還有赤霉素(舉一例即可).
    分別切取燕麥幼苗的胚芽樹尖端,放在瓊脂塊A、B上,并分別在單側光下和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相同時間(圖乙)后,分別測定瓊脂塊A、B中激素的含量,結果A、B兩瓊脂塊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
(2)從上述結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有光照并不會影響生長素分泌總量.
    切取燕麥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瓊脂塊上,用云母片從上插到下.單側光照一段時間后,分別把C、D瓊脂塊放在去尖端的幼苗上,如圖丙所示.
(3)推測C、D端幼苗的生長狀況是C.
A.C端幼苗伸長,D端幼苗不伸長
B.C端幼苗不伸長,D端幼苗伸長
C.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長
D.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不伸長
    假如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如圖丁所示,光照一段時間后,分別把E、F瓊脂塊放在尖端的幼苗上,如圖丁所示.
(4)一段時間后,放了E、F瓊脂塊的幼苗中,伸長較多的是E,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生長素在光照影響下在芽內橫向極性運輸.

分析 分析圖示可知,圖甲中幼苗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幼苗向光彎曲生長;圖乙中A、B兩瓊脂塊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說明光照并不會影響生長素分泌總量;圖丙中用云母片從上插到下,阻止了生長素在尖端的橫向運輸,故C、D端的生長素含量相等,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長,且長度相等;圖丙中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能影響生長素的運輸,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由向光側向背光側運輸,導致E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多于F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因此E幼苗伸長較多.

解答 解:(1)圖甲為燕麥幼苗的示意圖,在該幼苗的左側給予光照,一段時間后該幼苗將向光生長.生長素和赤霉素都能促進細胞的伸長生長,因此導致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植物激素是生長素和赤霉素.
(2)圖乙中,分別切取燕麥幼苗的胚芽樹尖端,放在瓊脂塊A、B上,并分別在單側光下和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相同時間后,分別測定瓊脂塊A、B中激素的含量,結果A、B兩瓊脂塊中激素的含量相差不多,說明光照并不會影響生長素分泌總量.
(3)圖丙中,切取燕麥幼苗胚芽鞘的上端,放在瓊脂塊上,用云母片從上插到下,阻止了生長素在尖端的橫向運輸,故C、D端的生長素含量相等,C端幼苗和D端幼苗都伸長,且長度相等.
(4)圖丁中,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能影響生長素的運輸,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芽內橫向極性運輸,生長素由向光側向背光側運輸,導致E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多于F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因此E幼苗伸長較多.
故答案為:
(1)向光       生長素       赤霉素
(2)光照并不會影響生長素分泌總量
(3)C
(4)E       生長素在光照影響下在芽內橫向極性運輸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長素的產生、分布、運輸以及向光性等方面的知識,考生要能夠識記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時也是感光部位,單側光的作用是改變生長素在尖端的分布;明確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能夠根據圖示處理判斷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并結合選小題進行相關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回答下列與基因工程相關的問題:
(1)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干旱的轉基因煙草.獲得大量抗干旱基因可用PCR技術來擴增,需要用到的酶有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在培育轉基因抗干旱煙草過程中,常需將重組質粒導入土壤農桿菌,該操作過程中首先必須用Ca2+處理土壤農桿菌,使土壤農桿菌轉變?yōu)楦惺軕B(tài);然后將重組質粒和感受態(tài)細胞在緩沖液中混合培養(yǎng)完成轉化過程.
(2)該抗干旱的轉基因煙草中含有抗除草劑基因,作為標記基因的抗除草劑基因用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成功的原理是抗除草劑基因和抗干擾基因在同一質粒上.經檢測成功后,抗除草劑基因已經沒有用途,若繼續(xù)留在植物體內,則可能會造成的安全性問題是抗除草劑基因會轉移到雜草中.
(3)科學家嘗試使用Cre/loxP位點特異性重組系統(tǒng),在檢測目的基因導入成功后,刪除轉基因植物細胞內的抗除草劑基因,有關過程如圖所示:

可通過Cre酶處理,質粒中的兩段loxP序列被切開,可得到如上圖右側的兩個DNA分子.抗除草劑基因不再表達的原因是抗除草劑基因前沒有啟動子.刪除除草劑基因,所以Cre酶可改變質粒產生的結果就相當于可遺傳變異中的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事實中,不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這一觀點的是(  )
A.草履蟲能運動和分裂,遇到有害刺激會逃避
B.受精卵通過分裂、分化,形成胚胎,繼續(xù)發(fā)育為個體
C.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由蛋白質和RNA組成
D.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體細胞發(fā)生突變,一定不能傳遞給后代
B.若沒有外界誘發(fā)因素的作用,生物不會發(fā)生基因突變
C.培育三倍體無子西瓜應用的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型為Dd的豌豆,產生雌雄兩種配子的數(shù)量比接近1:1
B.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所有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C.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是從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對性狀綜合分析入手
D.孟德爾植物雜交實驗中.選用豌豆的原因是:進行自花授粉、閉花傳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基因與染色體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條染色體上含一個基因
B.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
C.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D.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成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臄⑹,正確的是( 。
A.肝細胞中內質網合成的磷脂可轉移至中心體
B.細菌細胞中DNA指導合成的蛋白質可轉移至線粒體
C.吞噬細胞中高爾基加工的蛋白質可轉移至溶酶體
D.胰島細胞中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可直接轉移至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福建三明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除雜交選育新品種之外,雜交的另一個結果是

A.基因突變 B.染色體變異

C.純種 D.雜種表現(xiàn)的優(yōu)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佛山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癌胚抗原(CEA)是某些癌細胞表面產生的一種糖蛋白,臨床上通過制備CEA的單克隆抗體來診斷癌癥;卮鹣铝袉栴}:

(1)制備CEA的單克隆抗體時,首選將 注入小鼠體內,使小鼠產生免疫反應。然后從產生免疫反應小鼠脾臟中獲取 細胞,將其與骨髓瘤細胞融合,該融合過程所利用的基本原理是 ,因為融合率不是100%,且融合過程具有 性,所以要對融合后的細胞進行篩選,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還要經過多次篩選,最終獲得 (答兩個特點)的雜交瘤細胞。

(2)獲得雜交瘤細胞后,將其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或 ,之后從中提取大量CEA抗體。CEA單克隆抗體具有的三個主要優(yōu)點是 。

(3)CEA單克隆抗體與抗癌藥物偶聯(lián)后,可以使抗癌藥物定向作用于癌細胞,該過程所利用的免疫學原理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