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B淋巴細胞
B.②過程實現(xiàn)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③一定是雜交瘤細胞
D.④是經(jīng)篩選培養(yǎng)獲得的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分析 熟練掌握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題中①表示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②表示細胞融合,③表示重組細胞,④表示篩選過程.

解答 解:A、①是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的具有免疫能力的B細胞,A正確;
B、②過程為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的過程,原理是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正確;
C、如果只考慮兩兩融合,③可能有3種融合細胞,即雜交瘤細胞、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B淋巴細胞自身融合的細胞,C錯誤;
D、④過程表示用抗體陽性檢測篩選出能無限增殖并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群,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圖為載體,著重考查了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需要注意的是細胞融合時培養(yǎng)基中有5種細胞:B淋巴細胞、骨髓瘤細胞、B淋巴-B淋巴融合細胞、骨髓瘤細胞-骨髓瘤細胞、雜交瘤細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上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植物細胞在濃度分別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質溶液中,細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氣后,吸收速率不變.對此現(xiàn)象最合理的解釋是( )

A.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自由擴散

B.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C.細胞吸收M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

D.所需能量供應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隨州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機體內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途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示可以說明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控制內分泌系統(tǒng)的活動

B.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不受④過程的調節(jié)

C.感受器、①、下丘腦、③和垂體可組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D.如果圖示中的內分泌腺為甲狀腺,則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甲表示某種野兔遷入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后,野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比(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乙表示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野兔攝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的種群密度時,做標記的野兔更容易被捕食,則野兔的種群密度的估計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變”).由圖甲分析可知,在調查期間野兔的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曲線.
t3-t1時間段內,野兔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是增長型.在t1時間點,種群的增長率最大.t2時種內斗爭強度,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3時的種內斗爭強度.
(2)圖中B表示野兔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儲存在野兔體內的能量).圖中若某種天敵為鷹,鷹能夠依據(jù)野兔留下的氣味去獵捕,野兔同樣也可以躲避獵捕,這說明了信息傳遞的作用是信息能調整生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若該鷹的三種食物來源的比例為鼠:蛙:野兔=1:2:1,則鷹每增加2kg,至少消耗150kg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科研人員探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對青花菜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忻不正確的是(  )
 組別氮素水平
(mmol•L-1) 
葉綠素含量
(μg•cm-2) 
氣孔導度
(mmol•m-2•s-1) 
胞間CO2濃度
(μL•L-1) 
凈光合速率
(μmol•m-2•s-1) 
 5(低氮)86 0.68 308 19.4 
 210(中氮) 99  0.84 304 20.7
 3 15(偏高)103  0.85 30121.4 
 4 20(高氮)103  0.84295  22.0
A.氮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適當增施氮肥有利于葉綠素的合成
B.在2、3、4組中,氣孔導度不是限制凈光合速率升高的因素
C.第4組的凈光合速率高于第3組,與胞間CO2濃度下降密切相關
D.一定范圍內增大氮素濃度,可提高青花菜葉片的凈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甘草酸是中藥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為了快速檢測甘草酸,科研人員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制備了抗甘草酸的單克隆抗體,其基本操作過程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注射相應抗原后應立即從小鼠脾臟中提取細胞甲
B.過程②誘導細胞融合,利用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過程③、④的篩選方法相同,細胞丙、丁遺傳物質相同
D.過程⑤無論在體內還是體外進行,細胞丁都可大量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美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由于發(fā)現(xiàn)了襄泡準確轉運物質的調控機制,共同獲得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細胞內部產(chǎn)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在正確的時間把相應的蛋白質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如圖為運輸?shù)牟糠诌^程,據(jù)圖回答問題(括號填序號,橫線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種細胞結構.上圖所示細胞的中,能產(chǎn)生囊泡的結構是[②]內質網(wǎng)、[③]高爾基體、[⑤]細胞膜.
(2)如果轉運系統(tǒng)受到干擾,則會對有機體產(chǎn)生有害影響,并導致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的產(chǎn)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島素合成過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或者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外,還有可能的原因是胰島素合成后囊泡運輸出現(xiàn)障礙或者不能準確釋放到目的位置.
(3)在胰島細胞中能發(fā)生堿基“A-T”配對的結構或部位是線粒體、[①]細胞核.
(4)④與⑤的融合體現(xiàn)了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5)為了確定參與膜泡運輸?shù)幕,科學家將sec12基因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進行電鏡照片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突變體細胞的主要特點是,內質網(wǎng)特別大.據(jù)此推測,secl2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的功能是與內質網(wǎng)小泡的形成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立克次氏體是一種有細胞壁、細胞膜、核糖體,無染色質的生物,缺乏氧化分解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但能氧化分解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產(chǎn)能.則該生物( 。
A.屬于真核生物B.能進行無絲分裂C.只含一種核酸D.能進行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下開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構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①~⑦代表各種物質,A、B代表兩種細胞器.圖2表示該植物葉片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B是葉綠體.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追蹤碳元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運行:在供給植物14CO2后的60s內,相隔不同時間取樣,殺死細胞并以層析法分析細胞代謝產(chǎn)物.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7s后的代謝產(chǎn)物中有多達12種產(chǎn)物含有放射性,而5s內的代謝產(chǎn)物大多集中在一種物質上,該物質最可能是 (填圖中序號).

(2)若該綠色植物長時間處于黑暗狀態(tài)時,則圖中①→②→①的循環(huán) (能/不能)進行,原因是

(3)當光照強度處于圖2中的D點時,圖1中⑥的去向有

(4)圖2中0~D間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為 ;光合作用有機物的凈積累量為 .(用S1、S2、S3表示)

(5)若圖2為植物25℃時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請在圖中畫出30℃時(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相應的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要求在曲線上標明與圖中A、B、C三點對應的a、b、c三個點的位置).

(6)圖2中光照強度為B時,光反應產(chǎn)生的并能夠為暗反應所利用的能源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