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2、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
(1)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頻率之和也等于1;
(2)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該等位基因純合子的頻率+$\frac{1}{2}$雜合子的頻率.
解答 解:(1)①由于每組中的B部分以及重復多次后,它自始至終沒有接觸過DDT,而其中有較多的抗藥性個體,說明抗藥性的出現不是來自于DDT的誘導,而是來自基因突變,DDT對其只具有選擇作用.
②基因突變是不定性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2)此題的突破點為隨機交配,說明不會改變基因頻率,可用遺傳平衡定律來解題,由題干中數據可知短肢(rr)個體占25%,殘翅(tt)個體占16%,則t的基因頻率為40%,r的基因頻率為50%,根據遺傳平衡定律,Tt__個體所占比例為:2×(T)60%×(t)40%=48%,而TTRR個體所占比例為60%(T)×60%(T)×50%(R)×50%(R)=9%.
(3)①由圖中數據可知:A的基因頻率為AA+$\frac{1}{2}$Aa=90%+8%×$\frac{1}{2}$=94%.
②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出現反映了基因對性狀控制的途徑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
(4)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
故答案為:
(1)基因突變 選擇 基因突變 自然選擇
(2)48% 9%
(3)94% 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
(4)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種群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和現代生物進化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掌握基因頻率的相關計算,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①④ | |
B. | 動物睪丸中不可能同時出現①~⑤ | |
C. | ④所示的細胞中不可能發(fā)生染色體重組 | |
D. | 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有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丙細胞所處時期均易發(fā)生基因突變 | |
B. | 乙細胞表明該動物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 |
C. | 1與2或1與4的片段交換,均屬于基因重組 | |
D. | 丙細胞不能進行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DNA分子中含有的氫鍵的數目為1.3×104 | |
B. | 復制過程需要2.4×104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 |
C. |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單鏈與含31P的單鏈之比為1:7 | |
D. |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與只含31P的分子數之比為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粒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 B. | 質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運載體 | ||
C. | 質粒只存在于細菌細胞內 | D. | 質粒是細菌中的一種顆粒狀細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類的苯丙酮尿癥是相關酶不能合成引起的 | |
B. | 活細胞內一定有酶,但有的活細胞不具備合成酶的功能 | |
C. | 酶發(fā)揮作用時,為底物提供活化能,進而使反應速率加快 | |
D. | 若某種酶由基因直接轉錄而來,則該酶不含肽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某植物頂芽比側芽生長快時會產生頂端優(yōu)勢,其主要原因是( )
A.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其生長受抑制
B.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較低,其生長受抑制
C.頂芽附近的脫落酸濃度較高,其生長被促進
D.側芽附近的細胞分裂素濃度較高,其生長受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纖維上的電流表.當在A、B點分別給以能引起興奮的刺激,甲、乙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的變化情況是( )
A.相同,兩次刺激后甲、乙都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相同,刺激A點甲不偏轉,乙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刺激B點時乙不偏轉,甲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不同,刺激A點時甲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不偏轉,刺激B點時甲、乙均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D.不同,刺激A點時甲發(fā)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刺激B點時甲、乙均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