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見視野中有甲、乙、丙三異物.為判斷異物的位置,他先轉動目鏡,見甲異物動,然后轉換物鏡,三異物仍存在.據(jù)此,三異物可能在(  )
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裝片
考點:細胞觀察實驗
專題:
分析:顯微鏡中視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鏡、目鏡或裝片.判斷方法如下:先移動裝片,污物動則在裝片上;不動再轉換目鏡,污物動在目鏡上,不動就在物鏡上.
解答: 解:A、題中看出,轉動目鏡,見甲異物動,說明甲異物在目鏡上,乙和丙異物在其他位置,A正確;
B、由于轉換物鏡后三異物仍存在,說明異物不在物鏡上,B錯誤;
C、異物不可能在反光鏡上,C錯誤;
D、根據(jù)AB項可知,乙和丙異物不在目鏡上,也不在物鏡上,因此可能在裝片上,D正確.
故選:AD.
點評:本題屬于簡單題,著重考查了考生顯微鏡的操作能力,考生在顯微鏡操作過程中要學會污物判斷的一般方法,即排除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世紀30年代之前,人們認為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但通過實驗充分證明了,DNA才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下列關于遺傳物質DNA的實驗發(fā)現(xiàn)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發(fā)現(xiàn)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有:煙草花葉病毒的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的實驗
B、要證明什么是遺傳物質,必須設法將蛋白質與DNA分開,單獨、直接觀察它們的作用
C、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蛋白質等不是遺傳物質
D、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得出 DNA 是遺傳物質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洋蔥鱗片葉表皮制備“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變化.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再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現(xiàn)象
B、在蓋玻片一側滴入清水,細胞吸水膨脹但不會破裂
C、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細胞后,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
D、當質壁分離不能復原時,細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蛙的成熟紅細胞中不含有遺傳物質(DNA)
B、自然界中生物的遺傳物質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C、HIV的遺傳物質是RNA
D、噬菌體中的DNA分布在擬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雌性家兔體細胞中高爾基體數(shù)量最多的是(  )
A、神經細胞B、心肌細胞
C、乳腺細胞D、紅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科學發(fā)展的相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羅伯特森根據(jù)電鏡下觀察到細胞膜的暗一亮一暗結構,建立了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
B、用18O標記H20,可以直接證明光合作用中產生的O2全部來自于H2O
C、科學家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某植物,發(fā)現(xiàn)促進芽的生長,抑制根的生長,證明了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
D、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利用熒光標記顯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了加深對基因分離定律的理解,某同學在2個小桶內各裝入20個等大的方形積木(紅色、藍色各10個,分別代表配子D、d).分別從兩桶內隨機抓取1個積木,記錄組合后,將積木放入另外的容器中,這樣直至抓完桶內積木.統(tǒng)計結果是,DD:Dd:dd=10:5:5,該比例不符合正常的結果.對上述做法,你認為應該改變的做法和理由是( �。�
A、把方形積木改換為質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為誤差
B、每次抓取后,應將抓取的積木放回原桶;保證每種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抓取時應閉上眼睛,并充分搖勻;保證基因的隨機分配和配子的隨機結合
D、將一桶內的2種配子各減少一半,另一桶數(shù)量不變;因為卵細胞數(shù)比精子數(shù)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若用呼吸酶抑制劑處理小腸絨毛上皮,則會明顯影響其細胞吸收的物質是( �。�
A、氧氣、甘油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
D、鉀離子、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將豆腐塊滅菌,接種微生物后培養(yǎng)2天,加入適量食鹽,經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
(1)在保質期內,豆腐乳放置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為研究其原因,該小組取適量豆腐乳之稱樣液,等量加入各試管,進行了以下實驗.
處理編號 處理方法 顯色結果
37℃放置0min 加入等量雙縮脲試劑 紫色
37℃放置10min
37℃放置120min ?
100℃加熱5min后,37℃放置120min 紫色
實驗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后,樣液的顏色將
 
.處理④中,100℃加熱的目的是
 

如果處理③與處理④相比,顯色較
 
,且處理  與處理  相比,顯色較
 
,則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質被微生物產生的
 
分解.最終使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質期內豆腐乳放置越久風味越佳.
(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體內通過
 
作用形成的氨基酸,還可以由氨基酸產生的不含氨部分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