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1957年美國的生態(tài)學家H.T.Dum對某生態(tài)系統進行了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如表是調查結果.表中A、B、C、D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yǎng)級,E為分解者(注:能量單位:102kJ/m2/年).請回答下列問題:
同化固定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
A15.913.1
B870.7501.3
C0.90.6
D141.079.1
E211.5191.4
(1)該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除了表中所列出來的外,還應該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或無機環(huán)境).
(2)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營養(yǎng)結構(食物鏈)可表示為B→D→A→C(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根據上表數據可知能量從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是16.2%(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4)在上表中未體現出來的大氣庫中CO2來源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給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一個重要后果是溫室效應,控制溫室效應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或開發(fā)綠色新能源)、植樹造林(或禁止亂砍亂伐)(至少回答出兩點).

分析 據表分析:已知E為分解者,根據能量流動的特點逐級遞減和表格中的數據判斷,生產者是B,而D、A、C分別屬于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和三級消費者.

解答 解:(1)表中的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種還缺少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或無機環(huán)境).
(2)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層的營養(yǎng)級是生產者,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為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因此同化固定的能量值最高,為圖中的B營養(yǎng)級.題干中A、B、C、D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yǎng)級,B同化固定的能量最多,其次是D,再次是A,最少的是C,故存在的食物鏈為:B→D→A→C.
(3)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能量從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是141.0÷870.7×100%=16.2%.
(4)表中未體現出來的大氣庫中CO2來源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控制溫室效應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或開發(fā)綠色新能源)、植樹造林(或禁止亂砍亂伐).
故答案為:
(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或無機環(huán)境)
(2)B→D→A→C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16.2%
(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
①減少化石燃料燃燒(或開發(fā)綠色新能源)
②植樹造林(或禁止亂砍亂伐)(至少答兩點)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圖形、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通過實驗研究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得出如圖所示的結果,其中圖甲是洋蔥根尖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有絲分裂各階段細胞核中DNA、RNA含量的變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結果表明DNA含量是正常細胞兩倍的時期是cd,細胞分裂過程中核糖體功能較為活躍的時期是ac階段.(填字母代號)
(2)圖乙c時期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比例為2:1:2;
(3)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的含量變化,研究中應選擇的測量材料甲圖的③部位(填序號);甲圖中①②③④細胞形態(tài)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制作有絲分裂裝片的基本流程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制成的裝片應先放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找到分生區(qū)的細胞.
(5)已知如圖丙的橫坐標是每個細胞的DNA含量,在取樣的6000個細胞中,處于M期(分裂期)的細胞數為300個,已知M期時長是1小時.請問,DNA復制期(甲圖的b期)的細胞數是1500個,一個細胞周期的總時長是20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已知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有31個氨基酸組成,由此推知,決定這種物質合成的基因至少由( 。〾A基對組成.
A.186B.93C.62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一)甲、乙兩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甲,屬于真核細胞的是乙.判斷的主要依據為甲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而乙有.
(二)某課題小組為探究甲圖細胞壁的化學成分,設計了如下實驗.(已知糖類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作用,生成紫色物質,且二者單獨檢驗時互不干擾)
(1)將細菌細胞粉碎后,用高速離心機分離得到細菌細胞壁.
(2)將細菌細胞壁分成兩等份,編號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堿中和,再加斐林試劑并加熱;取B加雙縮脲試劑,搖勻.
(4)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現象及結果分析:
現象①:A出現磚紅色沉淀,B出現紫色;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和蛋白質.
現象②:A出現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紫色;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有糖類而不含蛋白質.
現象③:A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出現紫色;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含蛋白質,不含糖類.
現象④:A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不出現紫色;
結論:細菌細胞壁中不含糖類和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打孔器取同一蘿卜5cm長的直條4組,其中3組分別置于20、60、80g/L的KNO3溶液中,分別在30mi和20min后對蘿卜條長度進行測量,測量結果如圖.預計在40g/LKNO3溶液中的測量結果最可能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機體的免疫系統對核輻射損傷很敏感,主要表現在核輻射會誘導免疫細胞凋亡.人白細胞介素18(IL18)能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組開展了“IL18對核輻射誘導小鼠脾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選取若干實驗小鼠,隨機分成三組:①組無輻射損傷;②組輻射損傷(60Co照射,下同);③組先輻射損傷,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別取各組小鼠脾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了0h、12h、24h、48h后,進行細胞凋亡檢測,得到的細胞凋亡相對值如下表:
組別處理方法0h12h24h48h
無輻射損傷0.0460.0560.0480.038
輻射損傷0.4600.4200.5300.520
輻射損傷+IL180.2390.2650.2790.269
(1)選擇脾細胞作為本實驗材料,是因為脾臟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已知IL18是一種淋巴因子,它與抗體(溶菌酶)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
(2)細胞凋亡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細胞編程性(程序性)死亡.從表中可知,細胞凋亡相對值越小,說明發(fā)生凋亡的脾細胞數目越少;從②③(組別)可知,IL18能夠抑制脾細胞凋亡.
(3)科研小組還設置了第④組實驗,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進行輻射損傷,14天后的實驗操作同前三組.與第③組相比,設置第④組的目的是比較核輻射前后注射IL18對抑制脾細胞凋亡的影響.
(4)在作物育種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線使作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從中篩選出優(yōu)良的變異類型,這種育種方法叫做誘變(輻射)育種,其特點是提高變異頻率,加速育種進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變異不定向,盲目性大;優(yōu)良變異類型少(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表示某河流隨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情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地有機物濃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對無機物(N、P)的濃度變化無影響
C.在A、B兩地間,DO值的增加是因為水體的稀釋使植物數量增加的結果
D.湖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將大量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免疫治療是應用免疫制劑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使機體對疾病產生恰當的免疫應答,從而防治疾病的治療方法.如注射疫苗、抗體以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應用免疫抑制劑及免疫增強劑以控制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免疫抑制劑能使T細胞增殖受阻,不利于器官移植
B.利用免疫增強劑可增強體液免疫對癌變細胞的清除
C.吞噬細胞對抗原處理后可以將抗原傳遞給T淋巴細胞
D.接種疫苗目的是使機體產生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取一植物形態(tài)、大小、生長發(fā)育狀況相同的四張葉片按如圖進行實驗,燒杯中的液體可以保證葉片所需的水與礦質元素的正常供應,氣體的移動可以通過觀察油滴的運動判斷.(不考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與外界氣壓的變化和蒸騰作用的影響)

(1)適宜的光照下,裝置A中油滴的移動情況是不移動.
(2)分析裝置C中的油滴移動情況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
①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向右移動.
②當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時,不移動或向左移動.
(3)能否直接用B、D裝置證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不能為什么?雖然滿足單一變量原則,但是都缺少二氧化碳,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