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A中1為核孔,2和3為核膜,4為染色質;B中核膜和核仁逐漸解體消失,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前期;C中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現(xiàn),發(fā)生在有絲分裂末期.
解答 解:(1)參與DNA復制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它們通過1核孔進入細胞核.B表示有絲分裂前期,此時細胞中DNA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比例為4:4:2:1;C中核膜重建,表示有絲分裂末期.
(2)成體干細胞經過細胞分化過程形成肝細胞,而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癌變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效應T細胞能作用于癌變的肝細胞,使其發(fā)生凋亡;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故答案為:
(1)解旋酶、DNA聚合酶 1 4:4:2:1 末 核膜重建
(2)細胞分化 基因選擇性表達 糖蛋白 效應T細胞 基因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細胞分化、細胞癌變和細胞凋亡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正確分析題圖;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識記細胞凋亡的概念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時先用甲基綠染液,再用吡羅紅染液 | |
B. | 該實驗的步驟是:制片-水解-染色-沖洗-觀察 | |
C. | 酒精燈烘干載玻片,可迅速殺死并固定細胞 | |
D. | 用高倍顯微鏡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呈綠色的染色體和呈紅色的R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狀態(tài) | |
B. | ②是產生核糖體、mRNA和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 |
C. | ③的外側與內質網相連,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 |
D. | 蛋白質可由核孔進入細胞核,而mRNA正好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冰雪天室外作業(yè)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會不斷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會減少 | |
B. | 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液 | |
C. | 抗體、淋巴分子、溶菌酶皆存在于內環(huán)境中,通過參與特異性免疫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 | |
D. | 內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成分的穩(wěn)定和理性性質的恒定即穩(wěn)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3分別表示激素、酶、蛋白質 | |
B. | 能產生1物質的細胞肯定能產生3物質 | |
C. | 能產生3物質的細胞肯定能產生1物質 | |
D. | 物質1、3都是由專門的器官產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蘆葦濕地構成了一個在物質和能量上自給自足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 |
B. | 蘆葦濕地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xiàn) | |
C. | 從廢棄農田到蘆葦濕地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該過程體現(xiàn)了人類對群落演替的影響 | |
D. | 蘆葦濕地中生物種類多樣,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維持其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