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烯烴、一氧化碳、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醛的反應稱為羧基合成,也中叫烯烴的醛化反應,由乙烯到丙醛的反應為CH2=CH2+CO+H2→CH3CH2CHO.由分子式為C5H10的烯烴進行醛化反應得到的醛的同分異構體可能有( )

A4 B6 C7 D8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戊烯進行醛化反應也可得到醛為己醛,可以看作-CHO取代戊烷中1H原子形成,戊烷有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3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正戊烷分子中有3H原子,-CHO取代正戊烷中1H原子形成的醛有3種,異戊烷分子中有4H原子,-CHO取代異戊烷中1H原子形成的醛有4種,
新戊烷分子中有1H原子,-CHO取代新戊烷中1H原子形成的醛有1種,因此己醛共有8種結構,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階段和灌木階段的敘述,錯誤的是

A.草本階段與灌木階段群落的豐富度不同

B.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簡單

C.草本階段抵抗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于灌木階段

D.灌木階段形成后將完全取代原有的草本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使用的化纖地毯、家具等產品,會釋放出某種污染空氣的氣體,該氣體是

A. 甲醛 B. 二氧化硫 C. 甲烷 D. 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機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雜質,除去這些雜質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 苯中含苯酚雜質:加入溴水,過濾

B. 乙醇中含乙酸雜質:加入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

C. 乙醛中含乙酸雜質: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分液

D. 乙酸丁酯中含乙酸雜質:加入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證明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正確的操作是

A滴入石蕊試液

B加入金屬鈉

C加入銀氨溶液微熱

D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加熱蒸餾,在餾出物中加入銀氨溶液微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理,人的唾液腺細胞比汗腺細胞中顯著要多的細胞器是

A. 中心體 B. 高爾基體

C. 光面內質網 D. 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寨卡病毒(ZIKV)有包膜和蛋白衣殼,為RNA病毒,超級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生物膜系統(tǒng)

B它們的蛋白質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C它們能夠在人體細胞中進行分裂生殖

D它們共有的遺傳物質都是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質,分子式為C25H45O。一種膽固醇酯是液晶物質,分子式為C32H49O2。生成這種膽固醇酯的酸是( )

A. C6H13COOH B. C6H5COOH C. C7H15COOH D. C6H5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發(fā)酵技術的相關問題:

1在釀制葡萄酒時,課外小組用同一種葡萄汁對三種酵母菌進行發(fā)酵能力測試,結果如下:

原重g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菌種1

150.5

151.83

150.85

149.38

148.34

147.32

145.94

菌種2

158.4

156.73

154.78

152.99

152.10

151.24

150.04

菌種3

164.8

163.82

161.51

159.43

158.24

157.25

155.49

從表格中培養(yǎng)基重量的變化分析,發(fā)酵能力最強的是 。進行發(fā)酵前,發(fā)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凈,并且要使用 消毒。/span>

2某同學在制作果酒之后,欲進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種優(yōu)良的醋酸桿菌,再持續(xù)通入無菌空氣,進一步發(fā)酵。請分析能否得到果醋? ,原因是 。

3制作腐乳、泡菜時,需要氧氣的是 ,該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4利用纖維素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是高性能纖維素酶的獲取,可以從土壤微生物中篩選。制備培養(yǎng)基時,常用 做唯一碳源,制成 固體、半固體或液體培養(yǎng)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