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研究者對黑藻的光合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圖1是根據相關實驗繪制的曲線,圖2為黑藻葉綠體結構和功能示意圖.請分析回答問題:
(1)科研小組將黑藻浸在加有適宜培養(yǎng)液的大試管中(室溫20℃),以燈為光源,通過移動燈,改變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觀測黑藻放出氣泡的情況,結果如圖1中曲線x所示.該實驗研究的自變量是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或光照強度),因變量是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
(2)該小組在室溫10℃和30℃時分別進行了實驗,結果如曲線y和曲線z.則在AC段時(不包括A、C點),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溫度和光照強度.
(3)若將光源由遠及近向大試管移動,當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由90cm逐漸改變?yōu)?5cm的過程中,圖2中反應Ⅱ中的兩個化學反應過程變快的先后順序是先是C3的還原,然后是CO2的固定,因此導致A點的C3含量小于(大于/小于/等于)B點.
(4)研究者分離出黑藻中的葉綠體(圖2)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由結構②轉移至結構①的物質主要包括ADP、Pi和NADP+或ADP和NADP+
(5)在實驗過程中,用H218O培養(yǎng)黑藻,發(fā)現實驗者體內細胞中的有機物出現了18O元素,分析可能的轉化途徑是:H2l8O先參與光合作用生成l8O2,被實驗者吸入體內,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生成H2l8O,H2l8O再參與細胞內有機物的水解(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使得實驗者體內細胞中的有機物出現了18O元素..

分析 據圖分析:圖1實驗是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圖2是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及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反應Ⅰ是光反應,反應Ⅱ是暗反應,①是光反應場所類囊體,②是暗反應場所葉綠體基質.回顧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及光合作用的過程,認真分析各個小題即可正確作答.

解答 解:(1)圖1中的實驗是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植物光合速率的檢測指標,因此該實驗研究的自變量是 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或光照強度),因變量是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
(2)該小組在室溫10℃和30℃時分別進行了實驗,結果如曲線y和曲線z.則在AC段時(不包括A、C點),由于變量有溫度和光照強度,因此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溫度和光照強度.
(3)當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由90cm逐漸改變?yōu)?5cm的過程中,光照強度不斷增強,光反應增強,三碳化合物的生存首先受影響,接著才是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圖2中暗反應Ⅱ中的兩個化學反應過程變快的先后順序是先C3還原,后CO2的固定,因此導致A點的C3含量小于B點.
(4)①是光反應場所類囊體,②是暗反應場所葉綠體基質,所以由結構②轉移至結構①的物質主要包括ADP、Pi和NADP+
(5)在實驗過程中,放射性的氧元素最可能的轉化途徑是H2l8O先參與光合作用生成l8O2,被實驗者吸入體內,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生成H2l8O,H2l8O再參與細胞內有機物的水解(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使得實驗者體內細胞中的有機物出現了18O元素.
故答案為:
(1)光源與大試管間的距離(或光照強度)  單位時間內氧氣(氣泡)的釋放量
(2)溫度和光照強度
(3)先是C3的還原,然后是CO2的固定      小于
(4)ADP、Pi和NADP+或ADP和NADP+
(5)H2l8O先參與光合作用生成l8O2,被實驗者吸入體內,參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生成H2l8O,H2l8O再參與細胞內有機物的水解(如肝糖原水解為葡萄糖),使得實驗者體內細胞中的有機物出現了18O元素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屬于考綱中識記、理解、應用層次的考查.解答題目應該掌握以下知識:光合作用各階段的反應場所、光合作用各階段的反應物和產物、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關系、影響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環(huán)境因素、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大小的關系曲線,并能夠從圖中曲線圖獲取有效解題信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個被32P標記的精原細胞在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依次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和一次減數分裂,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frac{1}{2}$的核DNA含32P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中$\frac{1}{2}$的核DNA含32P
C.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所有染色體都含32P
D.分裂產生的每個精細胞中,$\frac{1}{2}$的染色體含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受精作用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fā)達
C.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1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成分之間的聯(lián)系,圖2為一定時間內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幾個種群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1中能構成群落的是B、C、D、E、F,圖2中的甲相當于圖1中的B.
(2)種群丙在A、B、C、D四個時期中種內斗爭最激烈的是A期.
(3)某地區(qū)因環(huán)境污染造成圖1中E出現大量白化苗,則F、D的數量變化為都將減少.
(4)圖3是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kJ/m2•a).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圖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的形式貯存;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15.6%(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是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a)數目、核DNA分子(b)數目的柱形統(tǒng)計圖,對此進行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時期染色體還未復制,核DNA已完成復制
B.③時期核膜、核仁重建,細胞中部出現細胞板
C.①→②表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數目不變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目也隨之減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生態(tài)護坡是利用植被對斜坡或邊坡進行保護的一項綜合技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結構,第一營養(yǎng)級一定是綠色植物
B.生態(tài)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種類的分布差異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C.植被掩蓋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把裸露的坡地建成生態(tài)坡地,說明人類可以改變演替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細胞核是細胞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下列有關細胞核的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核是進行能量轉換的細胞器
B.細胞核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C.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所有真核細胞都具有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植物細胞能量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的ATP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劑可使細胞中ADP生成減少,ATP生成增加
C.光下葉肉細胞的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有ATP合成
D.無氧條件下,丙酮酸轉變?yōu)榫凭倪^程中伴隨有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為獲得優(yōu)良性狀的純合體,將基因型Aa的小麥連續(xù)自交并逐代淘汰aa.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育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組
B.該育種過程會使小麥種群的a基因頻率逐漸減小
C.若使用單倍體育種方法可在更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D.單倍體育種中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的種子或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