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如今,在臥室中擺放多肉植物已成為一種時尚.絕大多數的多肉植物有一種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固定CO2產生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圖一),白天氣孔關閉,蘋果酸脫羧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圖二).圖三表示蕙蘭的CO2同化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用符號和箭頭表示多肉植物與蕙蘭CO2同化途徑中相同的過程CO2+C5→2C3→C6H12O6
(2)多肉植物夜晚不能利用吸收的CO2合成C6H12O6.原因是夜晚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反應,無法為暗反應提供所需的ATP、【H】.
(3)上午10:00若突然降低環(huán)境中CO2濃度,短時間內多肉植物和蕙蘭葉肉細胞中C3含量變化分別是多肉植物的基本不變,蕙蘭的明顯下降.
(4)多肉植物在夜晚是否適宜擺放在臥室里呢?請說明你的判斷理由.適宜 多肉植物能在夜間吸收CO2,降低臥室內的CO2濃度;同時,多肉植物夜間氣孔開放,釋放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O2,升高室內的O2濃度.

分析 分析題圖:
1.圖一表示多肉植物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即夜晚進行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2.圖二表示多肉植物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即白天進行光反應產生ATP、【H】,用于還原C3合成有機物.
3.圖三表示蕙蘭的CO2同化過程,為教材常見的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光反應及暗反應的類型.

解答 解:(1)根據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及圖示信息可知,多肉植物與蕙蘭CO2同化途徑中相同的是:CO2同先被C5固定成2C3,然后再被還原成C6H12O6,用符號和箭頭表示為:CO2+C5→2C3→C6H12O6
(2)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C3還原成C6H12O6,光反應必須為此過程提供還原氫和ATP,夜晚無光不能進行光反應,所以這類植物雖然能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合成葡萄.
(3)上午10點時,突然降低環(huán)境中CO2濃度,多肉植物氣孔關閉,葉綠體固定的二氧化碳來自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和細胞的呼吸作用產生,與外界二氧化碳的關系不大,短時間內,細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不變,但蕙蘭葉肉細胞中C3由于CO2濃度降低,C3來源減少而含量下降.
(4)多肉植物在夜晚適宜擺放在臥室里,因為多肉植物能在夜間吸收CO2,降低臥室內的CO2濃度;由于白天多肉植物氣孔關閉,氧氣釋放較少,多肉植物夜間氣孔開放,還可以釋放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O2,升高室內的O2濃度.
故答案應為:
(1)CO2+C5→2C3→C6H12O6
(2)夜晚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反應,無法為暗反應提供所需的ATP、【H】
(3)多肉植物的基本不變,蕙蘭的明顯下降
(4)適宜   多肉植物能在夜間吸收CO2,降低臥室內的CO2濃度;同時,多肉植物夜間氣孔開放,釋放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O2,升高室內的O2濃度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的二氧化碳的利用途徑,生物與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利用題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推理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是 ,該物質的名稱是 ,分子結構式

(2)該物質的主要來源是細胞呼吸,分為 ,請分別寫出兩種呼吸方式的化學反應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一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細胞膜作為細胞的邊界,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如圖表示幾種物質透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請據圖回答:

(1)研究成果表明脂溶性物質以①方式透過生物膜,這與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有關.圖示體現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2)實驗:對蟾蜍的離體心臟施加某種毒素后Ca2+的吸收明顯減少,但對其他離子或分子的吸收不受影響,最可能的原因是該毒素抑制了心肌細胞膜上轉運Ca2+的 的活性.

如果對K+、葡萄糖分子的吸收也明顯減少,則該毒素最可能的作用是

(3)②方式區(qū)別于③的不同特點是

(4)請在(答題卡)給出的坐標圖上畫出與上圖③方式對應的曲線圖:

(5)把兩種不同種類的海綿細胞混合在一起,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只有同種的海綿細胞能結合在一起,這種識別作用主要是由細胞膜中的 來實現的.

(6)科學家們歷時了一個多世紀的研究和探索后,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 模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對“某種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格里菲斯認為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中存在“某種物質”使R型菌發(fā)生基因突變后變成了S型菌
B.達爾文的胚芽鞘實驗認為尖端產生“某種物質”向下運輸促進尖端下部生長和彎曲
C.孟德爾認為控制生物性狀的“某種物質”(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D.斯他林和貝利斯認為是鹽酸刺激狗小腸黏膜產生“某種物質”通過體液運輸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遺傳規(guī)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出現性狀分離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離
B.純合子與純合子雜交,后代不一定是純臺子
C.雜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雜合子
D.母親色盲,父親正常,就不可能出現色盲女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實驗現象及原理的描述中,不正確的( 。
A.在“觀察洋蔥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應選擇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
B.“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表明,瓊脂塊體積越大,NaOH運輸效率越低
C.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實驗中,剪取誘導處理的根尖后需先使用卡諾氏液處理
D.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不屬于薩頓假說中對基因與染色體關系的描述的是( 。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存在的
C.染色體和基因在雜交過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D.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遺傳物質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質的實驗證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是: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細菌混合培養(yǎng)→攪拌、離心→檢測放射性
B.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運用了物質提純和鑒定技術、同位素示蹤技術和細菌培養(yǎng)技術等
C.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證明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物質是DNA
D.1956年庫蘭特用煙草花葉病毒(TMV)的重建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植物在冬季來臨過程中,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體內發(fā)生了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生化變化,抗寒力逐漸增強.如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變化關系圖.請根據圖推斷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冬季來臨,自由水明顯減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B.結合水與自由水含量的比值,與植物的抗寒性呈現明顯的負相關
C.隨著氣溫和土壤溫度的下降,組織的含水量下降可能與根系的吸水量減少有關
D.隨溫度的緩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漸減弱,有利于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