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所示為甘蔗一葉肉細胞內(nèi)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過程①中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B.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過程③只發(fā)生在線粒體
C.過程①產(chǎn)生[H],過程②消耗[H],過程③既產(chǎn)生也消耗[H]
D.過程③釋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合成ATP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過程是光合作用光反應,②是暗反應,①②是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內(nèi)完成;③是呼吸作用,④是ATP的水解供能過程.

解答 解:A、①是光反應,葉綠體中的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而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A錯誤;
B、②過程是暗反應,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過程③是有氧呼吸,發(fā)生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中,B錯誤;
C、過程①產(chǎn)生[H],用于過程②三碳化合物的還原,故消耗[H];過程③是細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產(chǎn)生[H],用于第三階段與氧氣發(fā)生反應,因此③既產(chǎn)生也消耗[H],C正確;
D、過程③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ATP的合成與水解,光合作用過程,細胞呼吸過程,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利用題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如圖所示光合作用圖解回答問題:

(1)圖中⑤是光反應 階段,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⑥是暗反應 階段,反應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zhì).
(2)用恰當?shù)纳飳W術語寫出A、B兩個過程的名稱: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光反應階段為暗反應階段提供了[H] 和ATP.
(3)假如對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二氧化碳供應正常,則短時間內(nèi)C3化合物的含量將會增加(填“增加”或“減少”)
(4)有多種外界因素影響暗反應的進行,除光反應的影響外,還有二氧化碳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DNA連接酶通過連接氫鍵從而將DNA片段連接起來
B.限制酶的切口是GAATTC堿基序列
C.質(zhì)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運載目的基因的運載體
D.質(zhì)粒存在于多種細菌及酵母菌的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除哪項外,均為對生態(tài)系內(nèi)能量流動特征的描述( 。
A.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B.食物鏈中初級消費者越多,次級消費者獲得的能量越少
C.食物鏈越短,可供養(yǎng)的消費者越多
D.營養(yǎng)級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已知豌豆種子中子葉的黃色與綠色由一對等位基因Y、y控制,現(xiàn)用豌豆進行下列遺傳實驗,請分析回答:
實驗一實驗二
P黃色子葉甲×綠色子葉乙

F1黃色子葉丙 綠色子葉
1:1
P 黃色子葉丁
↓自交
F1 黃色子葉戊 綠色子葉
3:1
(1)用豌豆做遺傳實驗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性狀易于區(qū)分.
(2)實驗一子代中出現(xiàn)黃色子葉與綠色子葉的比例為1:1,其主要原因是黃色子葉甲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為Y:y=1:1.
(3)實驗二黃色子葉戊的基因型為YY和Yy,其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占$\frac{1}{3}$,若黃色子葉戊植株之間隨機交配,所獲得的子代中綠色子葉占$\frac{1}{9}$.
(4)實驗一中黃色子葉丙與實驗二中黃色子葉戊雜交,所獲得的子代黃色子葉個體中不能穩(wěn)定遺傳的占$\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莖對矮莖為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種原因使攜帶矮莖基因的花粉只有$\frac{1}{3}$能夠成活.現(xiàn)用多株純合高莖植株做母本,矮莖植株做父本進行雜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 。
A.3:1B.5:1C.7:1D.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楊樹葉肉細胞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有關C3轉化為糖類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需要消耗ATP和[H]B.需要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進行
C.需要在黑暗條件下進行D.需要多種酶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羅漢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它分布在羅漢果的果肉、果皮中,種子中不含這種物質(zhì),而且有種子的羅漢果口感很差.為了培養(yǎng)無籽羅漢果,科研人員先利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羅漢果,誘導其染色體加倍,得到如表所示結果(假設牙尖生長點細胞分裂周期是20小時).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秋水仙素濃度(%)處理株或種子數(shù)處理時間成活率(%)變異率(%)
滴芽尖生長點法0.05305天1001.28
0.186.424.3
0.274.218.2
(1)該實驗的因變量是B個.
A.1          B.2          C.3            D.4
(2)在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過程中,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填具體時期).停止秋水仙素處理后第20h,如果發(fā)現(xiàn)1個細胞分裂成為2個細胞,則可以推測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沒有(填“已經(jīng)”或“沒有”)加倍.
(3)獲得上述理想變異株后,如何培育三倍體無籽羅漢果植株?請簡述培育思路.用四倍體羅漢果與二倍體雜交,獲得三倍子無籽羅漢果種子,種植羅漢果種子獲得植株.
(4)用秋水仙素處理芽尖后絕大多數(shù)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并沒有加倍,但卻發(fā)現(xiàn)羅漢果的果肉、果皮中沒有羅漢果甜苷.推測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控制羅漢果甜苷的基因發(fā)生突變(或染色體片斷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青蒿素,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溶劑,不易揮發(fā);而玫瑰精油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易揮發(fā).根據(jù)生物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時,應采用萃取法,理由是青蒿素為非揮發(fā)性物質(zhì),不能隨水蒸氣蒸餾出,但易溶于有機溶劑;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將黃花蒿莖葉進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過程應控制好溫度和時間,以防止青蒿素分解.
(2)提取過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熱以防止燃燒、爆炸;所得液體濃縮前需進行過濾.
(3)玫瑰精油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簡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氣蒸餾中的水中蒸餾法,在提取過程中分別加入NaCl(目的是增加水的比重,使油水分層)、Na2SO4;要提高玫瑰精油的產(chǎn)品質(zhì)量,應采用的措施是(嚴格控制蒸餾溫度,)延長蒸餾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