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圖一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yǎng)級,N1、N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圖二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第二營養(yǎng)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請據圖回答: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是指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
(2)圖一中,N2表示的能量形式為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圖二中,若M表示圖一中該營養(yǎng)級生物所攝入的全部能量(能量值為a),則M2和c分別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和糞便中所含能量,若圖一中營養(yǎng)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x,則營養(yǎng)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frac{x}$×100%(用圖中所給字母的表達式表示).
(3)若圖一中營養(yǎng)級Ⅰ、Ⅱ、Ⅲ、Ⅳ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丁,構成食物關系如下圖.其中,甲能量中比例為y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丁,則要使丁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frac{125A}{1+24y}$kJ(用所給字母的表達式表示).

分析 分析圖一:圖中,Ⅰ表示生產者,Ⅱ、Ⅲ、Ⅳ表示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N1、N2分別代表太陽能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分析圖二:圖中,M表示攝入量,M1表示同化量,R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M2表示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P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M3表示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解答 解:(1)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是指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
(2)圖一中,N2表示能量的散失,該能量的形式為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圖二中,若M表示圖一中該營養(yǎng)級生物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M1表示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M2表示初級消費者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糞便中所含能量.若圖一中營養(yǎng)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x,圖二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第二營養(yǎng)級的變化示意圖,圖中b表示第二營養(yǎng)級能量的同化量,則營養(yǎng)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frac{x}$×100%.
(3)設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x,已經其中比例為y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丁,則有(1-y)的能量直接供給乙,因此可列等式:xy×20%+x(1-y)×20%×20%×20%=A,因此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x=$\frac{125A}{1+24y}$kJ.
故答案為:
(1)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
(2)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       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       糞便中所含能量      $\frac{x}$×100%
(3)$\frac{125A}{1+24y}$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過程、特點及意義,掌握能量傳遞效率的相關計算,能正確分析題圖,并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上高第二中學高三4月半月考二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硫化葉菌為極端耐酸耐熱的需氧型細菌,既可以CO2作為碳源,以硫代硫酸鹽作為能源營自養(yǎng)生活,也可以有機物作為碳源和能源營異養(yǎng)生活。下列關于硫化葉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硫化葉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位體,其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

B.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看,硫化葉菌既可作為生產者,也可作為分解者

C.用半致死劑量的射線處理后產生的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

D.硫化葉菌的DNA與硝化細菌相比,其中堿基G和C的含量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為高等動物體內甲狀腺活動的調節(jié)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③表示甲狀腺激素,當該動物處于寒冷環(huán)境時,要保持體溫恒定,該激素有分泌量將會增加.
(2)當甲狀腺激素增多時,血液中①和②的濃度將會下降.
(3)甲狀腺分泌的這種調節(jié)作用屬于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某魚塘中放養(yǎng)著A、B、C、D四種魚,其營養(yǎng)結構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科研人員若調查四種魚類的種群數量,采取的方法是標志重捕法.若標志物容易脫落會使計算得到的數值比實際值偏高(高/低).
(2)若該魚塘中只放養(yǎng)C種魚,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Ⅰ所示,池塘的承載量(K值)是b;若該魚塘中只放養(yǎng)A和B兩種魚(假設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種藻類),兩種魚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Ⅱ所示;若該魚塘中只放養(yǎng)A和D兩種魚,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Ⅲ所示;若該魚塘中只放養(yǎng)A和C兩種魚,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Ⅳ所示.
(3)該魚塘中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有C、D.
(4)如圖乙所示是該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 kJ/m2•a).請據圖分析:
①圖中c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該過程產生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
②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傳遞的效率為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果蠅的深紅眼和猩紅眼受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兩對基因與眼色素的關系如圖所示.利用表現(xiàn)型均為猩紅眼的純合果蠅品系Ⅰ(不含基因B)和品系Ⅱ(不含基因A)進行如下雜交實驗,請回答:
親本組合F1的表現(xiàn)型及數量
組別表現(xiàn)型深紅眼雄蠅深紅眼雌蠅猩紅眼雄蠅猩紅眼雌蠅
實驗1品系Ⅰ雄性×品系Ⅱ雌性20419600
實驗2品系Ⅱ雄性×品系Ⅰ雌性02092000
(1)基因A、B分別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上,實驗2的F1中深紅眼雌蠅和猩紅眼雄蠅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Xb和AaXbY.
(2)讓實驗l的Fl互交,預期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深紅眼雌蠅:猩紅眼雌蠅:深紅眼雄蠅:猩紅眼雄蠅:無色雄蠅=6:2:3: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非洲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如圖所示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
(1)這個食物網包括5條食物鏈.在整個食物網中,獅子占有3個營養(yǎng)級.
(2)圖中屬于第三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蛇、野狗、獅子,獅子和野狗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除包括圖示各成分外,還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和分解者.流入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者(草)所固定的太陽能.生態(tài)系統(tǒng)輸出的能量形式是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選用用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理由說法不正確方法是( 。
A.無核膜
B.無眾多細胞器膜
C.無細胞壁
D.細胞膜相對較厚,便于分離及后期觀察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科學家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材料來研究細胞膜的組成,是因為(  )
A.哺乳動物紅細胞容易得到
B.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內沒有核膜等膜結構
C.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容易漲破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觀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面關于基因、蛋白質、性狀之間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物體的一切性狀完全由基因控制,與環(huán)境因素無關
B.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的遺傳信息可通過轉錄和翻譯傳遞到蛋白質得以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