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4540  114548  114554  114558  114564  114566  114570  114576  114578  114584  114590  114594  114596  114600  114606  114608  114614  114618  114620  114624  114626  114630  114632  114634  114635  114636  114638  114639  114640  114642  114644  114648  114650  114654  114656  114660  114666  114668  114674  114678  114680  114684  114690  114696  114698  114704  114708  114710  114716  114720  114726  114734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膽固醇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A.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C.具有保溫作用
D.血液中含量過多可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用3H標記的谷氨酸注入胰腺的腺泡細胞后,合成物質X并分泌到細胞外.合成的物質X及運輸途徑如圖.其中的①、②及物質X分別表示( 。
核糖體→①→②$\stackrel{物質X}{→}$細胞膜$\stackrel{物質X}{→}$細胞外.
A.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胰島素B.內質網(wǎng)、線粒體、胰高血糖素
C.高爾基體、中心體、胰蛋白酶D.高爾基體、線粒體、呼吸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是一同學用血球計數(shù)板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未經(jīng)稀釋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的結果圖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體內產生酒精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B.取樣時為避免吸到培養(yǎng)液底部的死菌,滴管應輕輕吸取,避免溶液晃動
C.血細胞計數(shù)板滴上酵母菌培養(yǎng)液后,應將蓋玻片先斜靠再蓋好,防止氣泡產生
D.血細胞計數(shù)板的正確用法是從圖中選擇位于角上的四個小格計數(shù)并進行換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B.取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比內表皮更利于質壁分離現(xiàn)象的觀察
C.水浴加熱鑒定還原糖時,試管中液面應高于水浴鍋中液面
D.低倍鏡下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后,轉換高倍鏡并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回答有關生物體免疫的問題 
如圖表示人體細胞受到病毒攻擊后發(fā)生的部分免疫反應,據(jù)圖回答問題.

(1)人體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如圖中表示漿細胞的是Ⅵ(用圖中細胞編號回答).
(2)如圖中細胞Ⅰ完成的免疫應答過程有兩個方面,既能通過途徑③保護人體,又能產生淋巴因子.
(3)巨噬細胞與被感染細胞相比,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wǎng)較發(fā)達,這是由于巨噬細胞需要ABD(多選).
A.表達細胞表面受體    B.產生更多的細胞內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質分泌到胞外
(4)如圖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途徑A.
A、①B、②C、③D、④
(5)圖中細胞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是BCDEFG.
A、巨噬細胞      B、初始狀態(tài)的T細胞     C、細胞ⅠD、細胞Ⅱ
E、細胞ⅢF、細胞ⅣG、細胞ⅤH、細胞Ⅵ
(6)若人體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攻擊,人體內的抗體含量也會迅速增加,請用箭頭(→)、相關文字以及圖中相關細胞編號寫出此免疫應答的途徑.病毒→Ⅱ→Ⅰ→③或病毒→Ⅴ→Ⅵ→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回答有關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調節(jié)的問題
為研究吲哚乙酸(IAA)與脫落酸(ABA)的運輸特點,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和ABA開展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①和②中出現(xiàn)較強放射性的是①.(填序號)
(2)瓊脂塊③和④中均出現(xiàn)了較強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不是(填“是”或“不是”)極性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瓊脂塊①和②中放射性強度相近,該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可能是抑制劑與運輸IAA的載體結合.
(3)適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長的保證.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顯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處理冷卻后,不再降解IAA,說明已伸長胚軸中含有IAA氧化(降解)酶.
(4)研究已證實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將A組實驗裝置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的處理方式是用單側光照射,預測可能的結果是實驗組中的生長素比對照組中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回答生物體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轉換的問題
為了探究不同光照處理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家以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為材料設計了A、B、C、D四組實驗.各組實驗的溫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等條件相同、適宜且穩(wěn)定,每組處理的總時間均為135s,處理結束時測定各組材料中光合作用產物的含量.處理方法和實驗結果如下:
A組:先光照后黑暗,時間各為67.5s;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對含量為50%
B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7.5s;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對含量為70%.
C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3.75ms(毫秒);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對含量為94%.
D組(對照組):光照時間為135s;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對含量為100%.
(1)單位光照時間內,C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高于(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依據(jù)是C組的光照總時間為D組的一半,而光合產物接近D組的光合產物.
(2)C組和D組的實驗結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應不需要光照,這些反應發(fā)生的部位是葉綠體的基質.
(3)A、B、C三組處理相比,隨著光照與黑暗交替頻率的增加,使光下產生的[H]和ATP能夠及時利用與及時再生,從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4)圖24所示適宜條件下懸浮培養(yǎng)的水稻葉肉細胞置于密閉容器中培養(yǎng).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細胞內外的CO2和O2濃度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CD.
A.黑暗條件下①增大,④減小
B.光強度低于光補償點時,①、③增大
C.光強度等于光補償點時,②、③保持不變
D.光 強度等于光飽和點時,②減小,④增大
(5)請在答題卡上所提供的圖片中,用線段與箭頭的方式畫出該葉肉細胞在適宜且充足光照下,葉綠體釋放的氧氣的去向.葉綠體→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同時葉綠體→細胞質基質→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度寧夏平羅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剛收獲的稻谷堆放后會發(fā)熱,這與植物的哪項生理活動有關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從自然菌樣中篩選較理想生產菌種的一般步驟是:采集菌樣→富集培養(yǎng)→純 種分離→性能測定.請回答篩選過程中的問題.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不同,獲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從合適的環(huán)境采集菌樣,然 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離、純化.培養(yǎng)噬鹽菌的菌樣應從含鹽高(或高鹽度) 的環(huán)境采集,培養(yǎng)厭氧菌的菌樣應從缺氧(或厭氧、無氧)的環(huán)境采集.
(2)富集培養(yǎng)是指創(chuàng)設僅適應該條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長的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使待分離微生 物在群落中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從而實現(xiàn)從自然界中分離出所需的特定微生物的培養(yǎng)方法.對 固氮菌富集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應是缺氮(或無氮) 培養(yǎng)基;對耐高溫淀粉酶菌的富集培養(yǎng)應選擇含有淀粉的培養(yǎng)基,并在高溫條件下培養(yǎng).
(3)實驗室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是利用高溫處 理達到殺菌的效果.高溫滅菌的原理是高溫使 微生物的蛋白質、DNA 等物質發(fā)生變性(或結構改變).在微生物研究和教學中應用最 廣、效果最好的濕熱滅菌法是高壓蒸汽 滅菌法.
(4)如圖中A、B 是采用純化微生物培養(yǎng)、用兩種接種方法接種產生的效果圖解,請分析 接種的具體方法:
獲得圖A效果的接種方法是涂布分離法;獲得圖B效果的接種方法是劃線分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度寧夏平羅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呼吸作用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途徑。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別存在于

A.線粒體、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B.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C.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D.線粒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