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3581  133589  133595  133599  133605  133607  133611  133617  133619  133625  133631  133635  133637  133641  133647  133649  133655  133659  133661  133665  133667  133671  133673  133675  133676  133677  133679  133680  133681  133683  133685  133689  133691  133695  133697  133701  133707  133709  133715  133719  133721  133725  133731  133737  133739  133745  133749  133751  133757  133761  133767  133775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科學家對白虎與黃虎的相關基因組分析,發(fā)現(xiàn)白虎毛色的形成,是由于某轉運蛋白質第477位氨基酸位置上丙氨酸轉變成了纈氨酸,導致色素水平下降,白虎的生理健康狀況與黃虎沒有差異.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白虎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白化病個體
B.決定白虎毛色和人的白化病癥狀的突變基因控制的途徑是不同的
C.白虎毛色的形成可能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D.白虎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分別體現(xiàn)了生物的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玉米胚芽鞘尖端1~2mm處是產生IAA的地方,而尖端5mm處及其以下是IAA分布的地方.為了研究單側光下生長素向光側分布少的原因,科學家將生長狀況相同的玉米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瓊脂快上,進行如圖實驗.(c\d\e\f用云母片將胚芽鞘分割,瓊脂塊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收集到的IAA量)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玉米胚芽鞘尖端產生的IAA能向下運輸,IAA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尖端5mm處及其以下部位
B.圖a和b說明單側光并沒有破壞向光側的生長素
C.圖c和d說明云母片能阻礙生長素的運輸
D.玉米胚芽鞘向光側生長素少的原因是單側光使其側向運輸?shù)奖彻鈧?/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根毛細胞可以作為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材料
B.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C.使用血球計數(shù)板統(tǒng)計酵母菌種群密度時,應先滴加酵母菌培養(yǎng)液再蓋上蓋玻片觀察
D.探究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應將枝條上的幼芽全部去除,排除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某大豆田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tài)學家對此食物鏈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
植物田鼠
固定的
太陽能
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攝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①能量從植物傳遞到田鼠的效率是0.3%%(保留一位小數(shù)點).
②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田鼠的種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在2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40只/hm2.若標記的部分田鼠能主動逃避陷阱,這樣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偏大.對捕獲的田鼠進行性比例調查,發(fā)現(xiàn)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其性比例有利(有利/不利)于種群增長.
③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級外,還有可能是流入分解者和未利用.
(2)為防治農田鼠害,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高度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提供棲息場所.設樁一段時間后,測得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④b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上升,從田鼠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食物供應增加(或提供更好的躲避環(huán)境),K值增大.
⑤猛禽除了捕鼠外也會捕食鼬,猛禽屬于第三、四營養(yǎng)級,請畫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同位素標記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
①科學家把用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注入細胞中,發(fā)現(xiàn)放射性依次出現(xiàn)于:附有核糖體的內質網、分泌小泡、高爾基體、小囊泡、細胞膜;
②卡爾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標記的CO2,并追蹤檢測其放射性,探明了暗反應的全過程;
③赫爾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采用了攪拌和離心等手段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再分別檢測其放射性;
④要證明DNA通過半保留的方式進行復制,可以將15N標記的細菌放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代后,再檢測后代DNA放射性的強弱.
A.O項B.1項C.2項D.3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環(huán)孢素(CsA)是從土壤霉菌中分離出的含有11個氨基酸的環(huán)形多肽,該物質能選擇性地抑制輔助性T淋巴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2和其他細胞因子,因而是一種強效免疫抑制劑,下列有關Cs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物質的天然合成過程需要擬核DNA上基因的控制
B.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為128,則它的相對分子量為1210
C.該環(huán)孢素合成的過程所消耗的ATP均由線粒體提供
D.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霉菌才合成該細胞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調查遺傳病時,發(fā)現(xiàn)小琳患有某種單基因遺傳病,并及時對小琳的家系進行了調查,構建的遺傳系譜圖如圖.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該病的遺傳方式一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小琳與母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2}{3}$
C.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個孩子患病的概率為$\frac{1}{2}$
D.圖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總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順濃度梯度的情況下,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進入細胞且不消耗能量;當細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濃度低于細胞內時,這些營養(yǎng)物質也可以進入細胞但需要消耗能量.對該現(xiàn)象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前者為被動運輸,后者為主動運輸
B.該現(xiàn)象說明同一種物質可通過不同的方式進入細胞
C.該現(xiàn)象依賴于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
D.該現(xiàn)象說明細胞不需要的物質不能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類囊體是植物細胞葉綠體中的重要結構,下面有關類囊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不含類囊體的葉綠體中不能進行光反應、不能產生氧氣
B.光合作用中與有關物質合成有關的酶只分布在類囊體
C.組成類囊體的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D.植物葉肉細胞中的色素不只分布在類囊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14年,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動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為人類攻克癌癥、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奠定了基礎.下列與GLUT1蛋白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GLUT1存在于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膜上
B.GLUT1不僅分布在細胞膜上,還分布在細胞內其他生物膜上
C.發(fā)生癌變的細胞的細胞膜上,可發(fā)現(xiàn)GLUT1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
D.細胞合成GLUT1至少需要四種細胞器的參與,其中兩種一定含有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