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123  143131  143137  143141  143147  143149  143153  143159  143161  143167  143173  143177  143179  143183  143189  143191  143197  143201  143203  143207  143209  143213  143215  143217  143218  143219  143221  143222  143223  143225  143227  143231  143233  143237  143239  143243  143249  143251  143257  143261  143263  143267  143273  143279  143281  143287  143291  143293  143299  143303  143309  143317  170175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科學家在該植物某一生長周期內,發(fā)現(xiàn)莖中兩種激素的含量和莖段生長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正確的是( )

A. 莖的伸長與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有關,與乙烯無關

B. 生長素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

C. 莖段中乙烯含量增高,會增強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D. 圖中a、b兩個時刻,該植物莖段的生長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參與細胞內的各類生命活動

B.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促進細胞分裂和果實脫落

C.適量赤霉素可增加蘆葦的纖維長度

D.乙烯利在番茄生長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激素調節(jié)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頂芽的幼嫩細胞可利用蘇氨酸經一系列反應轉變成生長素

B.果實發(fā)育過程中僅生長素發(fā)揮重要作用,而促進果實成熟的主要是乙烯

C.不同濃度的生長素處理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插條,生根數可能相同

D.休眠的種子經脫落酸溶液處理后,種子的休眠期將會被打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種植物的胚軸切段若干浸入蒸餾水中1h后,再分別轉入5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對照組)中。在23℃的條件下,避光振蕩培養(yǎng)24h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取每組平均值),實驗進行兩次,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中數據表明NAA對切段生長的促進作用具有兩重性

B. 濃度為0.1mg/L時的兩次實驗數據偏差較大,應重做濃度為0.1mg/L的促生長實驗

C. 切段在蒸餾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排除內源激素的影響

D. 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可合成N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赤霉素(GA)調節(jié)生長素水平的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赤霉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效應是通過調節(jié)生長素水平完成的

B. 植物體內多種激素并存,共同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

C. 赤霉素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生長素合成的特點

D. 赤霉素可抑制IAA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生長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樣方法是生態(tài)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調查方法。以下關于樣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調查森林喬木豐富度時應對各樣方數據求平均值

B.蚜蟲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樣方法調查蚜蟲的種群密度

C.調查某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應在植物生長密集處取樣

D.調查蝗蟲幼蟲種群密度應根據地段形狀確定取樣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調查農作物上蚜蟲的種群密度可以采用樣方法

B.研究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不宜采用標志重捕法

C.各種群間的相互關系屬于種群水平的研究問題

D.草地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種群屬于群落水平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種群的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種群的出生率

B.種群密度預示著種群數量的未來變化趨勢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種群數量的直接因素

D.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種群的增長曲線均為“S”型曲線

B. t2~t3時間段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t5時種群密度對乙種群的制約作用大于t4時

D. 甲種群數量最大的時刻為t2,乙種群為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小組進行“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時,同樣實驗條件下分別在4支試管中進行培養(yǎng)(如圖),均獲得了“S”型增長曲線。下列有關該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4支試管內的種群同時達到K值

B. 4支試管內種群的增長速率都是先增大后減小到零

C. 試管III內種群的K值與試管II不同

D. 試管IV內的種群數量先于試管II內的開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