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個學習小組先用多用電表粗測某電阻Rx的阻值約為700Ω,再用伏安法準確測量其阻值,給定器材及規(guī)格為:
A.電流表(量程0~10mA,內(nèi)阻rA約為300Ω);
B.電壓表(量程為0~3V,內(nèi)阻為rV=1.5kΩ);
C.最大阻值約為100Ω的滑動變阻器R1;
D.最大阻值為999.9Ω的電阻箱R2
E.最大阻值為9999Ω的電阻箱R3;
F.電源E(電動勢約9V);
G.開關(guān)S、導線若干.

①將電壓表量程擴大為6V,應(yīng)在電壓表上串聯(lián)(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R3(填“R2”或“R3”)
②如圖甲所示的儀器已部分連接,為了能正常進行測量并盡可能減少誤差,請將其他部分用實線連接起來.
該小組改裝電壓表后,未改表盤刻度值.電路連接好后進行測量,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作出電壓表讀數(shù)與電流表讀數(shù)關(guān)系圖如圖乙所示,則待測電阻的阻值Rx=750Ω.

分析 1、電表的改裝應(yīng)根據(jù)歐姆定律求解與電壓表串聯(lián)的電阻箱的阻值.從而確定應(yīng)選擇的電阻箱;
2、當滑動變阻器較小時,如不能有效控制電路,則應(yīng)采用分壓接法;同時注意選擇電流表內(nèi)外接法;
根據(jù)歐姆定律確定待測電阻的準確值.

解答 解:①電壓表V(0-3V 內(nèi)阻1.5kΩ),將電壓表量程擴大為6V,
根據(jù)歐姆定律應(yīng)有:(R+1.5)×$\frac{3}{1.5}$=6V,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R=1.5kΩ,即電阻箱的阻值應(yīng)調(diào)為1.5kΩ.故應(yīng)選擇電阻箱R3
②電源電動勢為9V,而改裝后的電壓表量程為6V,且滑動變阻器阻值太小,故應(yīng)采用分壓接法;同時應(yīng)待測電阻阻值較小,故應(yīng)選用電流表外接法;實物圖如圖所示;
電壓表量程擴大至原來的2倍;由圖可知,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2.4V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008A;?
此時,電阻兩端電壓為4.8V;
流過電阻的電流I=0.008-$\frac{4.8}{3000}$=0.0064A;
則電阻Rx=$\frac{4.8}{0.0064}$=750Ω
故答案為:(1)串聯(lián)     R3   
(2)如圖所示;750.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器材選擇的原則,以及知道滑動變阻器分壓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的區(qū)別,電流表內(nèi)外接的區(qū)別.注意最后是阻的計算中,不能忽略電壓表的分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三邊長均為L=0.6m的光滑U形導軌Ⅰ固定放置,與水平面成60°角;另一足夠長的光滑U形導軌Ⅱ固定放置在比導軌Ⅰ高的水平面內(nèi),導軌Ⅱ內(nèi)始終存在著水平向右作勻加速運動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1.0T,方向豎直向上,質(zhì)量為m=0.1kg,阻值為R=2.0Ω的導體棒ab垂直導軌放置在導軌Ⅰ的開口處(有兩柱擋著ab),現(xiàn)突然在導軌Ⅰ內(nèi)加一垂直于導軌Ⅰ平面向上的、以B=B0-10t變化的磁場,經(jīng)0.1s后,ab棒離開導軌Ⅰ斜向上飛出(在該0.1s內(nèi),導體棒ab所受的安培力大于其重力沿導軌Ⅰ所在平面的分力),恰好能到達最高點時落在導軌Ⅱ的開口a'b'處,此后,ab棒及勻強磁場B'運動的v-t圖象分別為圖乙中的平行線①②.若ab棒始終與導軌接觸良好,導軌的電阻和空氣阻力均不計.g取10m/s2,求:

(1)ab棒飛起的高度h;
(2)磁場B的初始值B0;
(3)磁場B′向右運動的加速度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可用以下給定的器材和一些導線來完成實驗.器材:待測干電池E,量程3V的理想電壓表V,量程0.6A的電流表A(具有一定內(nèi)阻),滑動變阻器R1(0~10Ω),滑動變阻器R2(0~200Ω),開關(guān)S. 

①為方便實驗調(diào)節(jié)且能較準確地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用R1(填R1或 R2).
②實驗所用電路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圖乙中完成實物連接圖.圖中部分電路已連接,不能更改.
③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畫出圖丙的U-I圖象,通過分析可知,其中b(填a或b)圖線是表示電壓表V示數(shù)隨電流表A示數(shù)變化關(guān)系.
④根據(jù)圖象求得電動勢E=1.5V,內(nèi)阻r=0.62Ω(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制作一種傳感器,需要選用某一電器元件.圖a為該電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1)由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圖知,該元件的阻值隨兩端的電壓升高而減小.(選填增大、不變或減。
(2)有同學對其提出質(zhì)疑,先需進一步驗證該伏安特性曲線,實驗室備有下列器材:
A.電流表(A)     量程0~200mA,內(nèi)阻約為10Ω
B.電壓表(V1)     量程0~3V,內(nèi)阻約為10kΩ
C.電壓表(V2)     量程0~15V,內(nèi)阻約為25k
D.滑動變阻器(R1) 阻值范圍0~15Ω,允許最大電流1A
E.滑動變阻器(R2) 阻值范圍0~1kΩ,允許最大電流100mA
F.直流電源(E)    輸出電壓6V,內(nèi)阻不計
E.開關(guān)(S)導線若干
為提高實驗結(jié)果的準確程度,電壓表應(yīng)選用V1,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用R1.(分別選填“V1”或“V2”和“R1”或“R2”)
(3)學習小組成員還發(fā)現(xiàn)該元件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從而設(shè)計了一個火警報警器電路.如圖b所示,其中R2為用該元件制成的傳感器,電流表為值班室的顯示器,電源兩極之間接一報警器,當傳感器R2所在處出現(xiàn)火情時,顯示器的電流I、報警器兩端的電壓U的變化情況是D
A、I變大,U 變大       B、I變大,U 變小
C、I變小,U 變大     D、I變小,U 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空間段由3顆地球同步衛(wèi)星組成,關(guān)于這3顆衛(wèi)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的運行周期相同B.它們的軌道半徑可以不同
C.它們的質(zhì)量一定相同D.它們可能會經(jīng)過廣安上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真空中有一個點電荷+Q1,在距其r處的P點放一電荷量為+Q2的試探電荷,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為F,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P點的場強大小為$\frac{F}{{Q}_{1}}$
B.P點的場強大小等于$\frac{F}{{Q}_{2}}$,也等于$\frac{k{Q}_{2}}{{r}^{2}}$
C.試探電荷的電荷量變?yōu)?Q2時,其受到的電場力將變?yōu)?F,而P處的場強為$\frac{F}{{Q}_{2}}$不變
D.若在P點不放試探電荷,則該點無電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1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的實驗.當小車在l條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橡皮筋重復(fù)實驗時,設(shè)法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別為2W、3W….

(1)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長木板、小車、橡皮筋多根、釘子、電火花計時器、紙帶、電源等.還缺少的測量器材是刻度尺.
(2)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圖中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4~6V的交流電
B.實驗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長可以不相等
C.實驗中,每次釋放小車的位置可以不同
D.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3)圖2中小車上有一固定小螺釘,圖給出了4種橡皮筋與小螺釘?shù)奶捉臃绞绞疽鈭D,為減小實驗誤差,你認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A.
(4)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某次所打的紙帶如圖3所示.打在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車獲得的速度,應(yīng)選用紙帶的GJ部分進行測量(根據(jù)下面所示的紙帶回答).
(5)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guān)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在兩個鐵釘?shù)倪B線處                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開關(guān)保持閉合,上極板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負電荷(電量很。┕潭ㄔ赑點,如圖所示,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場強,Q表示電容器的帶電量,φ表示P點的電勢,以Ep表示負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若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移到圖中虛線所示的位置,則( 。
A.φ不變,E不變B.E變小,Ep變大C.Q變小,Ep不變D.φ變小,Q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①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兩個前提假設(shè)是:a.把油酸分子看成一個挨一個的小球;b.水面上油酸薄膜分子為單個分子的排列.
②實驗中,若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n,一滴溶液的體積為V,實驗中描繪出的油酸薄膜的面積為S,則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frac{nV}{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