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兩光滑平行的金屬導軌,置于垂直于導軌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兩根質量m均為1kg的導體棒a和b,電阻阻值分別為Ra=1Ω和Rb=2Ω(金屬導軌及接觸電阻均可忽略不計),與導軌緊密接觸且可自由滑動,先固定a,釋放b,當b下降高度h為0.5m,速度可達到v0=2m/s時,再釋放a(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b下降高度為0.5m過程中,導體棒a產生的焦耳熱;
(2)當釋放a時,安培力已對b做的功;
(3)若導軌足夠長,a,b棒最后的運動狀態(tài).

分析 (1)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求出回路中產生的總焦耳熱,再求導體棒a產生的焦耳熱.
(2)對b.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安培力已對b做的功.
(3)釋放a后,a加速下落,當兩棒速度逐漸接近時,穿過回路的磁通量變化量減小,感應電流減小,最后兩棒以相同的速度自由下落.

解答 解:(1)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
  mgh=Q+$\frac{1}{2}m{v}_{0}^{2}$
導體棒a產生的焦耳熱 Qa=$\frac{{R}_{a}}{{R}_{a}+{R}_}$Q
聯(lián)立解得 Qa=1 J
(2)對b,由動能定理得
  mgh+W=$\frac{1}{2}m{v}_{0}^{2}$
則得 W=-Q=-3J
(3)再釋放a后,a加速下落,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動勢,回路中總電動勢逐漸減小,感應電流減小,當兩棒速度相等時感應電流為零,不受安培力,所以最終兩棒以相同的速度自由下落.
答:
(1)b下降高度為0.5m過程中,導體棒a產生的焦耳熱是1J;
(2)當釋放a時,安培力已對b做的功是-3J;
(3)若導軌足夠長,a,b棒最后以相同的速度自由下落.

點評 本題電磁感應中的能量問題,要正確分析能量是如何轉化的,通過分析兩棒的受力情況,判斷其最終的運動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假設火星和地球都是球體,火星的質量M1與地球的質量M2之比M1:M2=p,火星的半徑R1與地球半徑R2之比R1:R2=q,那么火星表面的引力加速度g1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之比g1:g2=$\frac{p}{{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α粒子散射實驗是估算原子核半徑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B.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樣,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質量
C.玻爾理論認為原子的能量是連續(xù)的,電子的軌道半徑是不連續(xù)的
D.光照到某金屬上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是因為該光波長太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靜止的μ子的壽命約為t0=2×10-6s,假設在8km的高空產生了一個速度為v=0.998c的μ子,試論證此μ子有無可能到達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一輛質量為5t的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行駛時受到阻力的大小保持不變,為車重的0.1倍.則:
(1)汽車在此路面上行駛的最大速度為多少?
(2)如果汽車以額定功率啟動,當汽車速度為10m/s時,加速度為多少?
(3)若汽車從靜止開始,保持0.5m/s2的加速度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則這一過程能持續(xù)多長時間?發(fā)動機一共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在電機的轉軸O處固定一根長為L的輕桿,在輕桿的另一端固定一質量為m的鐵球.電機啟動后,輕桿以角速度ω繞軸O在豎直面內勻速轉動,求地面對電機的最大支持力和最小支持力的差值△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質量為M=1kg的物塊靜止在桌面邊緣,桌面離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1.8m.一質量為m=20g的子彈以水平速度v0=20m/s射入物塊,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水平速度v1=10m/s穿出木塊.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子彈穿過木塊時,木塊獲得的水平初速度v.
(2)子彈穿過木塊產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1所示,單匝矩形線框相鄰兩邊分別長為L和2L,從中線OO′處對折,且保持折角θ=90°不變.如圖2所示,使線框在水平向右的勻強磁場中以角速度ω繞豎直方向的OO′軸勻速轉動.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線框電阻為R,從圖2所示位置(線框的OO′CD部分與中性面重合)開始計時,取A→B→C→D→A為線框中感應電流的正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線框中感應電流i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是i=$\frac{{\sqrt{2}B{L^2}ω}}{R}$cos(ωt+$\frac{π}{4}$)
B.線框中感應電流i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是i=$\frac{{B{L^2}ω}}{R}$•cosωt
C.在t=0時刻,線框中的感應電流最大
D.從0~$\frac{π}{2ω}$時間內,感應電流方向改變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關于近代物理學常識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原子核發(fā)生一次β衰變,該原子外層就失去一個電子
B.普朗克在1900年將“能量子”引入物理學,破除“能量連續(xù)變化”的傳統(tǒng)觀念,成為近代物理學思想的基石之一
C.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量金屬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的頻率ν,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與普朗克根據(jù)黑體輻射得出的h相比較,以此檢驗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的正確性
D.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根據(jù)陰極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轉情況斷定,它的本質是帶負電的粒子流并求出了這種粒子的比荷,從而發(fā)現(xiàn)了電子
E.所有的核反應都遵循核電荷數(shù)守恒,反應前后核的總質量也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