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某同學通過實驗測量一種合金的電阻率.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合金絲的直徑.為防止讀數時測微螺桿發(fā)生轉動,讀數前應先旋緊圖1所示的部件B ( 選填“A”、“B”、“C”或“D”).從圖中的示數可讀出合金絲的直徑為0.410mm.
(2)圖2所示是測量合金絲電阻的電路,相關器材的規(guī)格已在圖中標出.合上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過程中,發(fā)現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針只在圖示位置發(fā)生很小的變化.由此可以推斷:電路中7、9( 選填圖中表示接線柱的數字) 之間出現了斷路 ( 選填“短路”或“斷路”).
(3)在電路故障被排除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為 2.23V 和38mA,由此,該同學算出接入電路部分的合金絲的阻值為 58.7Ω.為了更準確地測出合金絲的阻值,在不更換實驗器材的條件下,對實驗應作怎樣的改進?請寫出兩條建議.電流表改為內接;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計算出電阻的平均值..

分析 (1)為防止讀數時測微螺桿發(fā)生轉動,讀數前應先旋緊固定螺釘B.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加上可動刻度讀數,在讀可動刻度讀數時需估讀,注意其精度是0.01mm.
(2)合上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過程中,發(fā)現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針只在圖示位置發(fā)生很小的變化,說明電路中有斷路.
(3)根據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求出合金絲的阻值大約值,與兩個電表的內阻進行比較,確定電流表的接法.為減小測量誤差,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計算出電阻的平均值.

解答 解:(1)為防止讀數時測微螺桿發(fā)生轉動,讀數前應先旋緊固定螺釘B.
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為0mm,可動刻度的讀數為:0.01mm×41.0=0.410mm,故合金絲的直徑為 d=0.410mm.
(2)由圖知:電壓表的讀數接近3V,而電路中電流接近零,說明電路中7、9間有斷路.
(3)據題: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為U=2.23V,I=38mA
則合金絲的阻值大約為 Rx=$\frac{U}{I}$=$\frac{2.23}{38×1{0}^{-3}}$Ω=58.7Ω
由于$\frac{{R}_{V}}{{R}_{X}}$=$\frac{3000}{58.7}$≈51.1,$\frac{{R}_{X}}{{R}_{A}}$=$\frac{58.7}{0.3}$≈195.7,所以$\frac{{R}_{V}}{{R}_{X}}<\frac{{R}_{X}}{RA}$故為減小測量誤差,建議之一:將電流表外接改為內接.
建議之二: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計算出電阻的平均值.(或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用圖象法求電阻值)
故答案為:(1)B;0.410.
(2)7、9;斷路.
(3)電流表改為內接;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計算出電阻的平均值.( 或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用圖象法求電阻值).

點評 本題要掌握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加上可動刻度讀數,在讀可動刻度讀數時需估讀.
根據待測電阻與電壓表、電流表內阻的關系,選擇電流的接法,記住口訣“大內小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來測定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

(1)移動滑線變阻器的滑動片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短路.
 1 2 3 4 5
 U/V 1.37 1.32 1.24 1.101.05 
 I/A  0.12 0.20 0.31 0.50 0.57
(2)該同學測得如表五組數據.根據數據在答題卡中的對應位置作出U-I圖線,從圖線中得到電源的電動勢E=1.46V,內電阻r=0.730Ω.(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小文同學在探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時,將一條形磁鐵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讓小鋼珠在水平桌面上從同一位置以相同初速度v0運動,得到不同軌跡.圖中a、b、c、d為其中四條運動軌跡,磁鐵放在位置B時,小鋼珠的運動軌跡是c(填軌跡字母代號).實驗表明,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選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人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斜向上勻速運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D.人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列沿二軸傳播的簡諧波,波速為4m/s,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此時x=8m處的質點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再過4.5s,則( 。
A.x=0m處質點具有負向最大速度B.x=2m處質點具有負向最大加速度
C.x=4m處質點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D.x=6m處質點通過的路程為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B.晶體有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
C.熱量不可能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D.物體的體積增大,分子勢能不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同學設計如圖1裝置來研究“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合外力之間的關系”.將裝有•兩個擋光片(兩者相距為s)的物塊放在水平的氣墊導軌上,細線通過滑輪懸掛著鉤碼.實驗中將鉤碼的重力當作物塊所受的合外力F,多次測量加速度a和合外力F,進而探究兩者的關系.桌面離地足夠高,滑輪離光電門足夠遠.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擋光片的寬度d,結果如圖2,其讀數為4.687mm.
(2)掛上鉤碼后,將物塊釋放,測得擋光片先后兩次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和t2,則物塊的加速度為$\frac{{{(\fraczn7vfl3{{t}_{2}})}^{2}-(\fracxz5hbbh{{t}_{1}})}^{2}}{2s}$.(用d、s、t1和t2表示)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實驗中應保證鉤碼質量遠大于物塊的質量
B.實驗中應保證桌面上部的細線水平
C.每次釋放物塊的初位置必須相同
D.每次釋放物塊的初位置離光電門越近,實驗誤差越小
(4)利用本裝置還可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若測得鉤碼質量為m,物塊質量為M,擋光片先后兩次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3和t4,則實驗中需要驗證的關系是mgs=$\frac{1}{2}$(m+M)${(\fracll5xbbt{{t}_{4}})}^{2}$-$\frac{1}{2}$(m+M)${(\fracntlfpv7{{t}_{3}})}^{2}$.(用d、s、m、K、t3和t4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地面上方存在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不考慮地磁場影響),一帶正電小球從高處由靜止釋放,則其落地時間與無磁場時相比( 。
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正方形鐵絲框,其對角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并沿對角線分別以v和2v向兩邊運動,則兩框交點的運動速度為$\frac{\sqrt{10}}{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