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束光線從折射率為1.5的玻璃射向空氣,入射角為45°.下列四幅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分析 根據(jù)折射率,由臨界角公式sinC=$\frac{1}{n}$,求出臨界角的范圍,判斷光線從玻璃射向空氣時能否發(fā)生全反射.若能射入空氣,折射角將大于入射角,同時有反射.

解答 解:設玻璃的臨界角為C.由sinC=$\frac{1}{n}$得,sinC=$\frac{2}{3}$<$\frac{\sqrt{2}}{2}$,則C<45°.由圖光線從玻璃射入空氣時入射角為i=45°>C,所以光線將在玻璃與空氣的界面上發(fā)生全反射,光線全部反射回玻璃,則A正確.
故選:A.

點評 當光比光密介質(zhì)進入光疏介質(zhì)時,要考慮能否發(fā)生全反射,判斷的依據(jù)是根據(jù)入射角與臨界角的大小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電磁感應現(xiàn)象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的.探究這個現(xiàn)象應選用如圖中甲 (填“甲”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球,位于半徑為5$\sqrt{3}$m半圓柱體左端點A的正上方某處,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其運動軌跡恰好能與半圓柱體相切于B點,過B的半徑與水平方向夾角60°,則初速度為(g=10m/s2)( 。
A.15m/sB.$\frac{1}{2}\sqrt{15}$m/sC.$\frac{15}{2}$m/sD.$2\sqrt{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人相距為L,手拉手在光滑的冰面上繞著一個中心做勻速圓周運動,若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ω,兩人手的拉力T=$\frac{{m}_{1}{m}_{2}L{ω}^{2}}{{m}_{1}+{m}_{2}}$,旋轉(zhuǎn)中心與質(zhì)量是m1的人的距離R1=$\frac{{m}_{2}}{{m}_{1}+{m}_{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半徑為R的金屬細圓環(huán),環(huán)面水平,圓環(huán)每單位長度的電阻為r,空間有一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豎直向下;一長度為2R、電阻可忽略的導體棒置于圓環(huán)左側(cè)并與環(huán)相切,切點為棒的中點.棒在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a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運動過程中棒與圓環(huán)接觸良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的大小在運動過程中保持不變
B.棒通過整個圓環(huán)所用的時間為$\sqrt{\frac{2R}{a}}$
C.棒經(jīng)過環(huán)心時流過棒的電流為$\frac{{\sqrt{2aR}}}{πr}$
D.棒經(jīng)過環(huán)心時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為$\frac{{8{B^2}R\sqrt{2aR}}}{π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第一個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存在的科學家是( 。
A.法拉第B.麥克斯韋C.赫茲D.惠更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某節(jié)能運輸系統(tǒng)的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小車在傾斜直軌道頂端時,自動將貨物裝入車中,然后小車載著貨物沿不光滑軌道無初速度下滑,到達軌道底端并壓縮輕質(zhì)彈簧.當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立即鎖定小車,自動將貨物卸下;卸完貨物后隨即解鎖,小車被彈回,恰好能到達軌道頂端,此后周而復始的重復上述過程.己知小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小車自身質(zhì)量為m1,軌道傾角為θ,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與小車上滑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相等
B.在每一個運輸周期中,貨物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摩擦熱
C.小車每次運載貨物的質(zhì)量可以不同
D.小車每次運載貨物的質(zhì)量是確定的,貨物質(zhì)量m=$\frac{2μ{m}_{1}cosθ}{sinθ-μ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僅利用氧氣的摩爾質(zhì)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這兩個已知量,便可計算出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B.對于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溫度升高,其壓強的大小可能不變
C.固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D.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氣體的內(nèi)能一定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