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探究能量轉化和守恒規(guī)律,某學習研究小組設計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為了測定整個過程電路產生的焦耳熱,需要知道螺線管線圈的電阻.用替代法測線圈電阻Rx的阻值可用如圖2所示電路,圖中RS為電阻箱(RS的最大阻值大于待測電阻Rx的阻值),S2為單刀雙擲開關,R0為滑動變阻器.為了電路安全,測量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調至a,(填“a”或“b”)電阻箱RS阻值應調至最大(選填“最大”或“最小”).閉合S1開始實驗,接下來有如下一些操作,合理的次序是CABED(選填字母代號):
A.慢慢移動滑片P使電流表指針變化至某一適當位置
B.將S2閉合在1端              
C.將S2閉合在2端
D.記下電阻箱上電阻讀數(shù)
E.調節(jié)電阻箱RS的值,使電流表指針指在與上一次指針位置相同
(2)按圖1所示裝置安裝實驗器材后,將質量為0.50kg的條形磁鐵拖一條紙帶由靜止釋放,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如圖3所示的紙帶.磁鐵下落過程中穿過空心的螺線管,螺線管與10Ω的電阻絲接成閉合電路,用電壓傳感器采集數(shù)據(jù)得到該電阻兩端電壓與時間的U-t圖,并轉換為U2-t圖,如圖4所示.
①經分析紙帶在打第14點時,條形磁鐵已經離線圈較遠了,打第14點時磁鐵速度為2.0米/秒.0~14點過程中,磁鐵的機械能損失為0.18焦耳.(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g取9.8m/s2
②若螺線管線圈的電阻是90Ω,又從圖4中U2-t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約為103格,可以計算磁鐵穿過螺線管過程中,在回路中產生的總電熱是0.10焦耳.(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實驗結果機械能損失與回路中電流產生的熱量相差較大,試分析其原因可能磁鐵的機械能損失還有一部分是;紙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磁鐵克服空氣阻力做功;在電磁感應過程中存在電磁輻射.

分析 (1)本實驗利用了等效替代法,借助電阻箱的示數(shù)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間接測量待測電阻Rx;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利用電流等效;即①先把開關S接2點,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此電流為Rx、R0共同作用的效果);②然后再把開關S接1點,調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仍變?yōu)樵瓉淼臄?shù)值I(此電流為R、R0共同作用的效果);③既然Rx和R0共同作用的效果與R、R0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Rx=R.
本實驗中利用了電阻箱R阻值等效替代了待測電阻Rx,測量方法突破常規(guī)思維,非常獨特、新穎.
(2)紙帶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jù)功能關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shù)值.
根據(jù)機械能的定義求出損失的機械能.

解答 解:(1)為了電路安全,測量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調至a端達最大值,電阻箱R5阻值應調至最大.
閉合S1開始實驗,接下來有如下一些操作,合理的次序是:CABED.
(2)①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打第14點時磁鐵速度為:
v14=$\frac{x}{t}$=$\frac{0.381+0.420}{2×0.02}$m/s=2.0m/s
Ek14=$\frac{1}{2}$mv142
重力勢能減小量:△Ep=mgh14
0-14點過程中,磁鐵的機械能損失為:△E=△Ep-Ek14=0.18J
②根據(jù)Q=$\frac{{U}^{2}}{R}$t得回路中產生的總電熱可以看成是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比上電阻,所以在回路中產生的總電熱是0.10J.
③實驗結果機械能損失與回路中電流產生的熱量相差較大,其原因可能是紙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磁鐵克服空氣阻力做功;
在電磁感應過程中存在電磁輻射.
故答案為:(1)a端,最大,CABED;
(2)①2.0,0.18;  ②0.10;
③磁鐵的機械能損失還有一部分是;紙帶克服摩擦力做功;磁鐵克服空氣阻力做功;在電磁感應過程中存在電磁輻射.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證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簡單的物理對象、物理過程、物理現(xiàn)象來替代實際的、陌生的、復雜的物理對象、物理過程、物理現(xiàn)象的思想方法.
紙帶問題的處理是力學實驗中常見的問題,在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甲所示,豎直放置的金屬板A、B中間開有小孔,小孔的連線沿水平放置的金屬板C、D的中軸線.粒子源P可以連續(xù)地產生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粒子,粒子以極小的初速度飄人A、B板間,其初速度可忽略不計.粒子在A、B板間被加速后,再進人C、D板間偏轉,均能從此電場中射出,粒子射出偏轉電場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通過O點.已知A、B間的電壓UAB=U0;C、D板的長度均為L,間距為$\frac{\sqrt{3}}{3}$L.C、D之間的電壓uCD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在C、D右側有一個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分布在圖示的半環(huán)形帶中,該環(huán)形帶的內、外圓心與金屬板C、D間的中心O點重合.內圓半徑為學$\frac{2\sqrt{3}}{3}$L,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frac{1}{L}$$\sqrt{\frac{24m{U}_{0}}{q}}$.已知偏轉電場只存在于C、D兩板之間,粒子在偏轉電場中運動的時間遠小于電場變化的周期(電場變化的周期丁未知),粒子重力不計.

(1)試求粒子離開偏轉電場時,在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最大距離;
(2)若所有粒子均不能從環(huán)形帶磁場的右側穿出,試求環(huán)形帶磁場的最小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將一只木球以v0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與小球的運動速度v成正比.則在小球拋出后到落回拋出點的過程中,其運動的速度v、加速度a、位移s和機械能隨時間t(或離出發(fā)點的距離h)的函數(shù)圖象,其中一定錯誤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已知某半徑為r0的質量分布均勻的天體,測得它的一個衛(wèi)星的圓軌道的半徑為r,衛(wèi)星運行的周期為T.假設在該天體表面沿豎直方向以初速度v0向上拋出一個物體,不計阻力,求它可以到達的最大高度h是多少?( 。
A.$\frac{{{v}_{0}}^{2}{T}^{2}(r-{r}_{0})^{2}}{4{π}^{2}{r}^{3}}$B.$\frac{{{v}_{0}}^{2}{T}^{2}(r-{r}_{0})^{2}}{8{π}^{2}{r}^{3}}$
C.$\frac{{{v}_{0}}^{2}{T}^{2}{{r}_{0}}^{2}}{4{π}^{2}{r}^{3}}$D.$\frac{{{v}_{0}}^{2}{T}^{2}{{r}_{0}}^{2}}{8{π}^{2}{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一有界勻強磁場的寬度為2L,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垂直紙面向里.正方形閉合線框abcd各邊電阻相同,邊長為L,在線框以速度v勻速穿過磁場區(qū)域的過程中,以下圖象中能表示a、b兩點電勢差Uab隨時間t變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選出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為起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打點計時器通以周期為0.02s的交流電,用刻度尺測得OA=11.13cm,OB=17.69cm,OC=25.90cm.在計數(shù)點A、B和B、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未畫出.重錘的質量為m=1.00kg.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當打點針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1.73J,這時它的動能是1.71J.(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活塞將一定質量的氣體封閉在直立圓筒形導熱的氣缸中,活塞上堆放細砂,活塞處于靜止,現(xiàn)對氣體緩慢加熱,同時逐漸取走細砂,使活塞緩慢上升,直到細砂全部取走,若活塞與氣缸之間的摩擦可忽略,則在此過程中(  )
A.氣體壓強可能增大,內能可能不變B.氣體從外界吸熱,內能一定增加
C.氣體對外做功,內能一定減小D.氣體對外做功,氣體溫度可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用銷釘固定的光滑活塞把水平放置的氣缸分隔成容積相同的A和B兩部分,A、B缸內分別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初始時,兩部分氣體溫度都為t0=27℃,A部分氣體壓強為PAO=2.5×l05Pa,B部分氣體壓強為PBO=1.5×l05Pa.拔去銷釘后,保持A部分氣體溫度不變,同時對B部分氣體加熱,直到B內氣體溫度上升為t=127℃,停止加熱,待活塞重新穩(wěn)定后,(活塞厚度可忽略不計,整個過程無漏氣發(fā)生)求:
①此時A部分氣體體積與初始A部分體積之比;
②此時B部分氣體的壓強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U形管兩臂粗細不等,左管開口向上,封閉的右管橫截面積是開口的左管的3倍,管中裝入水銀,大氣壓為P0=76cmHg.開口管中水銀面到管口距離為h1=22cm,且水銀面比封閉管內高△h=4cm,封閉管內空氣柱長為h2=11cm,如圖所示.現(xiàn)用小活塞把開口端封住,并緩慢推動活塞,使兩管液面相平,推動過程中兩管的氣體溫度始終不變,試求:
①右管中氣體的最終壓強
②活塞推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