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滑塊在由牛頓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聯(lián)立求解時間;
(2)由動能定理求D點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D點支持力,再用牛頓第三定律說明;
(3)根據(jù)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結(jié)合平拋運動規(guī)律求解小滑車至少應(yīng)從離水平軌道多高的地方由靜止滑下.
解答 解:(1)滑塊在斜面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a=gsinθ
AB之間的距離為:$x=\frac{H}{sinθ}$
由位移公式得:$x=\frac{1}{2}a{t^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1s
(2)小滑車由A到D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H-2R)=\frac{1}{2}mv_D^2$
在D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g+{F_N}=m\frac{v_D^2}{R}$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FN=22N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滑車對軌道的壓力為22N
(3)小滑車要能安全通過圓形軌道,在平臺上速度至少為v1,
則由動能定理得:$\frac{1}{2}mv_D^2+mg(2R)=\frac{1}{2}mv_1^2$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m\frac{v_D^2}{R}$
小滑車要能越過壕溝,小滑車做平拋,在平臺上速度至少為v2,則
豎直方向上:$h=\frac{1}{2}g{t^2}$
水平方向上:s=v2t
因為v2>v1,所以只要$mgH=\frac{1}{2}mv_2^2$
代入數(shù)據(jù)聯(lián)立解得:H=1.35m
答:(1)小滑車從A滑到B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1s;
(2)在圓形軌道最高點D處小滑車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22N;
(3)小滑車至少應(yīng)從離水平軌道1.35m 的地方由靜止滑下.
點評 選取研究過程,運用動能定理解題.動能定理的優(yōu)點在于適用任何運動包括曲線運動.知道小球恰能通過圓形軌道的含義以及要使小球不能脫離軌道的含義.
解第(2)時解出來的是軌道對小滑車的彈力,需要用牛頓第三定律說明,這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 | |
B. | 人受到的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C. | 支持力對人做正功 | |
D. | 重力對人做負(fù)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dāng)閉合開關(guān)S時A1先亮 | B. | 當(dāng)閉合開關(guān)S時A2先亮 | ||
C. | 當(dāng)斷開開關(guān)S時A1先熄滅 | D. | 當(dāng)斷開開關(guān)S時A2先熄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接a,利用該圖象可得到電阻R的阻值 | |
B. | 若接b,利用該圖象可得到電阻R的阻值 | |
C. | 若接a,利用該圖象可得到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 |
D. | 若接b,利用該圖象可得到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如果μ≠0且A、B相對地面靜止,則μ可能小于tanθ | |
B. | 如果μ≠0且A、B相對地面靜止,則μ一定等于tanθ | |
C. | 如果μ=0且用力推A使A、B共同向右加速,則加速度a一定大于gtanθ | |
D. | 如果μ=0且用力推A使A、B共同向右加速,則加速度a=gta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