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1的小球甲向右運動.以速率υ0和靜止于前方A點處的、質(zhì)量為m2的小球乙碰撞,如圖所示.甲與乙發(fā)生正碰后均向右運動.乙被墻壁C彈回后與甲均靜止在B點,$\overline{BC}=4\overline{AB}$.已知小球間的碰撞及小球與墻壁之間的碰撞均無機械能損失,求甲、乙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frac{m_1}{m_2}$.

分析 根據(jù)碰后再次相遇的路程關系,求出小球碰后的速度大小之比,根據(jù)碰撞過程中動量、能量守恒列方程即可求出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

解答 解:兩球發(fā)生彈性碰撞,設碰后甲、乙兩球的速度分別為υ1、υ2,
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系統(tǒng)動量守恒得:
m1υ0=m1υ1+m2υ2
已知小球間的碰撞及小球與墻壁之間的碰撞均無機械能損失,
$\frac{1}{2}{m_1}υ_0^2=\frac{1}{2}{m_1}υ_1^2+\frac{1}{2}{m_2}υ_2^2$②
碰撞后甲、乙均做勻減速運動到B停止,它們的加速度大小均為:a=μg
根據(jù)運動學公式$υ_t^2-υ_0^2=2as$有:
對甲:$0-υ_1^2=2a\overline{AB}$ ③
對乙:$0-υ_2^2=2a(\overline{AB}+2\overline{BC})$ ④
而$\overline{BC}=4\overline{AB}$ ⑤
聯(lián)立③④⑤解得:υ1:υ2=1:3(另一解舍)⑥
聯(lián)立①②⑥解得:$\frac{m_1}{m_2}=\frac{3}{1}$
答:甲、乙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frac{m_1}{m_2}=\frac{3}{1}$.

點評 解答本題的突破口是根據(jù)碰后路程關系求出碰后的速度大小之比,本題很好的將直線運動問題與動量守恒和功能關系聯(lián)系起來,比較全面的考查了基礎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時,每處的電場強度方向和磁感應強度方向總是平行的
B.拍攝玻璃櫥窗內(nèi)的物品時,在鏡頭前加裝一個偏振片是為了增加透射光的強度
C.站在地面上的人觀察一根沿自身長度方向以接近光速運動的桿,觀察到的長度比桿靜止時的短
D.某同學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擺長時漏加了小球的半徑,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質(zhì)量為m、長為L的直導線用兩絕緣細線懸掛于O、O?,并處于勻強磁場中.當導線中通以沿x正方向的電流I,且導線保持靜止時,懸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則磁感應強度方向和大小可能為( 。
A.x正向,$\frac{mg}{IL}$B.y正向,$\frac{mg}{IL}$cosθC.z負向,$\frac{mg}{IL}$tanθD.y負向,$\frac{mg}{IL}$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某行星上,航天員用彈簧測力計稱得質(zhì)量為m的砝碼所受的重力為F,乘宇宙飛船在靠近該星球表面的空間飛行,測得其環(huán)繞周期為T,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求該星球的質(zhì)量和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簡化后的路線示意圖如圖所示.衛(wèi)星由地面發(fā)射后,先經(jīng)過地面發(fā)射軌道進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然后從停泊軌道經(jīng)過調(diào)控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到達月球附近時,再次調(diào)控進入工作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這時衛(wèi)星將開始對月球進行探測.已知地球與月球的質(zhì)量之比為m,衛(wèi)星的停泊軌道與工作軌道的軌道半徑之比為n.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在停泊軌道和工作軌道運行的速度之比為$\frac{{\sqrt{n}}}{{\sqrt{m}}}$
B.衛(wèi)星在停泊軌道和工作軌道運行的周期之比為$\frac{{n\sqrt{n}}}{{\sqrt{m}}}$
C.衛(wèi)星在停泊軌道運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衛(wèi)星從停泊軌道到進入工作軌道的過程中衛(wèi)星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實驗室僅提供下列實驗器材:
A.干電池兩節(jié),每節(jié)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約幾歐姆
B.直流電壓表V1、V2,置程均為0~3V,內(nèi)阻約為3kΩ
C.電流表,量程0.6A,內(nèi)阻小于1Ω
D.定值電阻R0,阻值為5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50Ω
F.導線和開關若干.

(1)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是實驗室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電路圖,按該電路圖組裝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測得多組U、I數(shù)據(jù),并畫出U-I圖象,求出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量值均偏小,產(chǎn)生該誤差的原因是電壓表的分流作用,這種誤差屬于系統(tǒng)誤差.(填“系統(tǒng)誤差”或“偶然誤差”)
(2)實驗過程中,電流表發(fā)生了故障,某同學又設計了圖乙所示的電路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連接的部分實物電路如圖丙所示,其中還有一根導線沒有連接,請你補上這根導線.
(3)實驗中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讀出電壓表V1和V2的多組數(shù)據(jù)U1、U2,描繪出U1-U2圖象如圖丁所示,圖線斜率為k,與橫軸的截距為a,則電源的電動勢E=$\frac{ak}{k-1}$,內(nèi)阻r=$\frac{R_0}{k-1}$ (用k、a、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ac和bd為正方形abcd的對角平分線,O為正方形的中心.現(xiàn)在abc三點分別放上電荷量相等的三個正電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O點電場強度的方向垂直于ac由O指向d
B.從O到d電勢逐漸升高
C.將b點的電荷移到O點時,d點的電場強度變小
D.將帶正電的試探電荷由O移到d,該電荷的電勢能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一束紅色的細光束由真空沿著徑向射入一塊半圓柱形透明體,如圖(a)所示,對其射出后的折射光線的強度進行記錄,發(fā)現(xiàn)折射光線的強度隨著θ的變化而變化,如圖(b)的圖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透明體對紅光的折射率為$\frac{2\sqrt{3}}{3}$
B.紅光在透明體中的速度大小與在真空中的相同
C.紅光的折射光線的頻率會隨著折射光線強度的增大而增大
D.紅光在透明體內(nèi)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相距均為d的三條水平虛線L1與L2、L2與L3之間分別有垂直紙面向外、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一個邊長也是d的正方形導線框,從L1上方一定高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當ab邊剛越過L1進入磁場時,恰好以速度v1做勻速直線運動;當ab邊在越過L2運動到L3之前的某個時刻,線框又開始以速度v2做勻速直線運動,在線框從進入磁場到速度變?yōu)関2的過程中,設線框的動能變化量大小為△Ek,重力對線框做功大小為W1,安培力對線框做功大小為W2,該過程導線框中產(chǎn)生的電能大小為E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導線框下落過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該過程中線框動能的變化量大小為△Ek=W2-W1-E0
C.該過程中線框中的電流方向沒有發(fā)生變化
D.在導線框通過磁場的整個過程中,線框中的平均感應電流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