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7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做出了杰出貢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安培首先總結了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B.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中子,為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C.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
D.楞次提出了電場的概念,并首先用電場線形象地描述電場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即可.

解答 解:A、歐姆首先總結了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故A錯誤.
B、查德威克由于發(fā)現(xiàn)中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故B錯誤.
C、法拉第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故C正確.
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電場的概念,并首先用電場線形象地描述電場.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電場強度的定義式為E=Fq,點電荷的場強公式為E=kQr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E=Fq中的場強E是電荷q產生的B.E=Fq和E=kQr2都只對點電荷適用
C.E=Fq中的F表示單位正電荷的受力D.E=kQr2中的場強E是電荷Q產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一平板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貨箱(可視為質點)放置一平板車右端,貨箱離車后端的距離為l,某時刻平板車開始做a=4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達到6m/s后勻速行駛,已知貨箱與平板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g=10m/s2,為使貨箱不從平板車上掉下來,貨箱離車后端的距離l應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圖甲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為x=1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為=4m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象,則( �。�
A.該波沿x軸向右傳播
B.t=0.10s時,質點P的速度方向為負方向
C.t=0.10s時,質點P的加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D.若這列波的波源正在遠離觀察者,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小于波源發(fā)出的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用跨過光滑輕質定滑輪的纜繩拉著質量為m的重物沿著粗糙水平地面由A點向B點運動.已知纜繩收縮的速率恒為v,重物運動到B點時,纜繩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此時拖動纜繩的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值( �。�
A.重物從A點向B點運動的過程中,其動能增大
B.重物從A點向B點運動的過程中,其動能減小
C.重物在B點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frac{Psinθ}{v}
D.重物在B點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frac{P}{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平直的軌道上有一節(jié)車廂,車廂、平板車與軌道表面均光滑,某時刻車廂以12m/s的速度與一質量為其一半的靜止的平板車掛接時,車廂頂邊緣上一個小鋼球向前滾出,如圖所示,平板車與車廂頂高度差為1.8m,設平板車足夠長,g取10m/s2,求:
(1)掛接瞬間二者速度為多少?
(2)鋼球落在平板車上何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電流表G(滿偏電流3 mA,內阻10.0Ω)
B.電流表A(0~0.6 A~3 A,內阻未知)
C.滑動變阻器R(0~20.0Ω,1 A)
D.定值電阻R0(阻值1.0Ω)
E.定值電阻R1(阻值990.0Ω)
F.開關與導線若干
G.待測電池E(電動勢約為1.5 V,內阻較�。�
(1)某同學根據(jù)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請你按照電路圖在圖乙上完成實物連線.

(2)圖丙為該同學根據(jù)上述設計的實驗電路測出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I1-I2圖線(I1為電流表G的示數(shù),I2為電流表A的示數(shù)),則由圖線可以求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1.45V,內阻r=1.42Ω.(結果保留三位小數(shù))
(3)分析誤差可知:E<E,r<r.(填“>”、“=”或“<”)引起該實驗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來源于電壓表的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兩個小球固定在一根長為L的輕桿兩端,繞桿上的O點做圓周運動,如圖所示.當小球1的速度為v1時,小球2的速度為v2,則轉軸O到小球2的距離是\frac{{v}_{2}}{{v}_{1}+{v}_{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所述的實例中(均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石塊被水平拋出后在空中運動的過程
B.木箱沿粗糙斜面勻速下滑的過程
C.人乘電梯加速上升的過程
D.小鋼球在輕繩作用下在豎直面做圓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