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行星的衛(wèi)星,在靠近行星表面的軌道上運行,已知引力常量G,若要計算該行星的密度,唯一要測出的物理量是( 。
A.行星的半徑B.衛(wèi)星的半徑
C.衛(wèi)星的線速度D.衛(wèi)星繞行星運動的周期

分析 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frac{Mm}{{r}^{2}}=m\frac{{v}^{2}}{r}=m\frac{4{π}^{2}r}{{T}^{2}}$去求行星的質(zhì)量,根據(jù)密度公式表示出密度.

解答 解:根據(jù)密度公式得:
$ρ=\frac{M}{V}=\frac{M}{\frac{4}{3}π{R}^{3}}$
A、已知行星的半徑,不知道質(zhì)量,無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A錯誤.
B、已知衛(wèi)星的半徑,無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B錯誤.
C、已知飛船的運行速度,根據(jù)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可以表示出行星的質(zhì)量,但是代入密度公式無法求出行星的密度,故C錯誤.
D、根據(jù)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frac{Mm}{{r}^{2}}=m\frac{4{π}^{2}r}{{T}^{2}}$
得行星的質(zhì)量:M=$\frac{4{π}^{2}{r}^{3}}{G{T}^{2}}$
代入密度公式得:ρ=$\frac{3π}{G{T}^{2}}$,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運用物理規(guī)律表示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再根據(jù)已知條件進行分析判斷,難度不大,屬于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用質(zhì)量為m、電阻為R的均勻?qū)Ь做成邊長為l的單匝正方形線框MNPQ,線框每一邊的電阻都相等.將線框置于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在線框的右側(cè)存在豎直方向的有界勻強磁場,磁場邊界間的距離為2l,磁感應(yīng)強度為B.在垂直MN邊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線框以垂直磁場邊界的速度v勻速穿過磁場.在運動過程中線框平面水平,且MN邊與磁場的邊界平行.求:
(1)線框MN邊剛進入磁場時,線框中感應(yīng)電流的大;
(2)線框MN邊剛進入磁場時,M、N兩點間的電壓UMN;
(3)在線框從MN邊剛進入磁場到PQ邊剛穿出磁場的過程中,線框中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一個物體在相互垂直的兩個力F1、F2的作用下運動,運動過程中F1對物體做功8J,物體克服F2做功6J,則F1和F2的合力做功為( 。
A.2JB.10JC.14JD.-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質(zhì)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下落,由于阻力的作用,下落的加速度為$\frac{1}{5}$g,在物體下落h的過程中,下列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動能增加了$\frac{4}{5}$mghB.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frac{4}{5}$mgh
C.物體克服阻力做功$\frac{1}{5}$mghD.物體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從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面上易碎,而掉在軟墊上不易碎,這是因為玻璃杯跟水泥地面相碰時( 。
A.受到的沖量較大B.碰撞時間較長
C.動量改變較大D.碰撞時受到的沖力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實驗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鹊膶嶒炛校?br />①用游標卡尺測定擺球的直徑,測量結(jié)果如圖1所示,則該擺球的半徑為0.485 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全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如圖2所示,秒表讀數(shù)為100.6s.
②小組成員在實驗過程中有如下說法,其中正確的是C.(填選項前的字母)
A.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30°的擺角,并在釋放擺球的同時開始計時
B.測量擺球通過最低點100次的時間t,則單擺周期為$\frac{t}{100}$
C.用懸線的長度加擺球的直徑作為擺長,代入單擺周期公式計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選擇密度較小的擺球,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誤差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BOD是半圓的水平直徑,OC為豎直半徑,半圓半徑為R,A在B點正上方高R處,現(xiàn)有兩相同小球分別從A、B兩點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拋出,分別擊中半圓上的D點和C點,已知B球擊中C點時動能為Ek,不計空氣阻力,則A球擊中D點時動能為(  )
A.2EkB.$\frac{8}{5}$EkC.$\frac{5}{4}$EkD.$\sqrt{5}$E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多選)如圖是簡化后的跳臺滑雪的雪道示意圖.整個雪道由傾斜的助滑雪道AB、水平的起跳平臺BC和著陸雪道CD組成,AB與BC平滑連接.運動員從助滑雪道AB上由靜止開始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滑到C點后水平飛出,落到CD上的F點.E是運動軌跡上的某一點,在該點運動員的速度方向與軌道CD平行,E′點是E點在斜面上的垂直投影.設(shè)運動員從C到E與從E到F的運動時間分別為tCE和tEF.不計飛行中的空氣阻力,下面說法或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F點的速度方向與從C點飛出時的速度大小無關(guān)
B.tCE:tEF=1:2
C.CE′:E′F可能等于1:3
D.CE′:E′F可能等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群處于n=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可能發(fā)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B.β衰變的實質(zhì)是原子核的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化成質(zhì)子和電子
C.核力是一種短程強作用力,作用范圍在1.5×10-10m之內(nèi)
D.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nèi)部的核聚變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