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長度為L=0.1米細繩,一端系有一質(zhì)量為m=2千克的小球,小球以O點為圓心在豎直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
(1)當小球剛好通過最高點時的速率V1為多大?
(2)若小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V2=10米每秒,則在此時細繩受到的拉力?

分析 當小球剛好通過最高點時,細線的拉力為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最高點的臨界速度.
小球在最低點時,靠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細繩的拉力

解答 解:(1)當小球剛好通過最高點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frac{m{{v}_{1}}^{2}}{L}$,
解得:${v}_{1}=\sqrt{gL}=1m/s$.
(2)在最低點,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T-mg=m\frac{{{v}_{2}}^{2}}{L}$,
解得:$T=mg+m\frac{{{v}_{2}}^{2}}{L}=20+2×\frac{100}{0.1}=2020N$.
答:(1)當小球剛好通過最高點時的速率為1m/s;
(2)若小球到達最低點時速度為v2,則在此時細繩受到的拉力為2020N.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結(jié)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下列情況下,物體可以看做質(zhì)點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車全部通過橋所用的時間
B.研究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飛行
C.研究地球自轉(zhuǎn)規(guī)律
D.研究跳高運動員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學習小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如圖1,圖中小車是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填測量工具)和交流電源(填“交流”或“直流”);
(2)實驗中,小車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掉摩擦阻力,則下面操作正確的是D
A.放開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
B.放開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C.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
D.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tài)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tài)              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tài)
C小車在兩個鐵釘?shù)倪B線處             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shù)倪B線
(4)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打在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GK部分進行測量(根據(jù)圖2所示的紙帶回答,用紙帶上的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學習小組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先用圖釘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接著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另一端系著繩套B、C.實驗中用兩根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的把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拉到O點,再只用一根彈簧測力計同樣把結(jié)點拉到O點.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選填“F”或“F′”).
(2)某同學將實驗中的細繩換成橡皮筋,其它步驟不變,那么實驗結(jié)果不會(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變化.
(3)某同學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圖丙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點相互連接,拉長后三個端點用圖釘固定在A、B、C三點.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刻度尺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來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過OA、OB、OC的方向確定三個拉力的方向,從而探究求其中任意兩個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為減小誤差,應選擇勁度系數(shù)盡量大的橡皮筋
B.只需要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不需要測出橡皮筋的原長
C.以OB、OC為兩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其對角線一定與OA在一條直線上且長度相等
D.多次實驗中即使O點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某同學按照正確的操作選得紙帶如圖,其中O點是打下的第一個點(起始點),A、B、C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3個點.該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到A、B、C各點的距離分別為9.51cm、12.42cm、15.7cm,并記錄在圖中(單位cm).

①這三個數(shù)據(jù)中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讀數(shù)要求的是OC(選填:OA、OB、OC),OC應記作15.70.
②該同學用重錘在OB段的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重錘質(zhì)量1.00kg,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則OB段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1.22J,動能的增加量為1.20J(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③這樣驗證總會出現(xiàn)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因為有摩擦生熱,減少的重力勢能一部分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塊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個光滑的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P、Q,并測出間距d0開始時將木塊置于P處,現(xiàn)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塊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再將木塊放回原處并按住,繼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然后釋放木塊,并用秒表記下木塊從P運動到Q的時間t0

(1)木塊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frac{2d}{{t}^{2}}$.
(2)改變瓶中水的質(zhì)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的示數(shù)F的關系.圖2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jié)果的是C.
(3)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BC.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更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C.可以更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一條河寬100米,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5m/s,水流速度是4m/s,則( 。
A.該船可能垂直河岸橫渡到對岸
B.當船身垂直河岸航渡時,過河所用的時間最短為20秒
C.當船身垂直河岸航渡時,船的位移最小,是100米
D.當船渡到對岸時,船對岸的最小位移是12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兩物塊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桿上,并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整個裝置能繞過CD中點的軸OO1轉(zhuǎn)動,已知兩物塊質(zhì)量相等,桿CD對物塊A、B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相等,開始時繩子處于自然長度(繩子恰好伸直但無彈力),物塊B到OO1軸的距離為物塊A到OO1軸的距離的兩倍,現(xiàn)讓該裝置從靜止開始轉(zhuǎn)動,使轉(zhuǎn)速逐漸增大,在從繩子處于自然長度到兩物塊A、B即將滑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受到的靜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靜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變
C.A受到的靜摩擦力是先增大后減小然后又增大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3m的重物與一質(zhì)量為m的導線框用一根絕緣細線連接起來,掛在兩個高度相同的定滑輪上,已知導線框電阻為R,橫邊邊長為L.有一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磁場上下邊界的距離、導線框豎直邊長均為h.初始時刻,磁場的下邊緣和導線框上邊緣的高度差為2h,將重物從靜止開始釋放,導線框加速進入磁場,穿出磁場前已經(jīng)做勻速直線運動,滑輪質(zhì)量、摩擦阻力均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導線框進入磁場時的速度為$\sqrt{gh}$
B.導線框進入磁場后,若某一時刻的速度為v,則加速度為a=$\frac{1}{2}$g-$\frac{{B}^{2}{L}^{2}v}{4mR}$
C.導線框穿出磁場時的速度為 $\frac{mgR}{{B}^{2}{L}^{2}}$
D.導線框通過磁場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Q=8mgh-$\frac{8{m}^{3}{g}^{2}{R}^{2}}{{B}^{4}{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