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如圖所示,位于同一個水平面上的兩根平行金屬導軌,放置在斜向左上,與水平面成θ角的勻強磁場中,一根質量為m的通有恒定電流I的金屬條在導軌上向右運動.導軌間距離為L,金屬條與導軌間動摩擦因數為μ
(1)金屬條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求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2)為了使金屬條盡快運動距離s,可通過改變磁場的方向來實現,求改變磁場方向后,金屬條運動位移s的過程中安培力對金屬條所做的功.

分析 (1)金屬條勻速運動,根據共點力平衡求的磁感應強度;
(2)根據受力分析,求的金屬棒的最大加速度,判斷出金屬條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由W=Fx求的拉力做功

解答 解:對導體棒受力分析,有共點力平衡可得:
BILcos30°-μ(mg-BILsin30°)=0
解得:B=$\frac{2μmg}{\sqrt{3}IL+μIL}$
(2)要使金屬條盡快運動s,則必須以最大加速度運動,設金屬條受到的安培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有:
BILcosα-μ(mg-BILsinα)=ma
解得:$a=\frac{2μg(cosα+sinα)}{\sqrt{3}+μ}$
當且僅當α=45°時,加速度最大,故安培力對金屬條做功為:
W=Fs=BILssin45$°=\frac{\sqrt{2}μmgs}{\sqrt{3}+μ}$
答:(1)金屬條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frac{2μmg}{\sqrt{3}IL+μIL}$
(2)為了使金屬條盡快運動距離s,可通過改變磁場的方向來實現,改變磁場方向后,金屬條運動位移s的過程中安培力對金屬條所做的功為$\frac{\sqrt{2}μmgs}{\sqrt{3}+μ}$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共點力平衡,在第二問中關鍵求的安培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由W=FL求的安培力做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確定的是( 。
A.粒子帶負電
B.粒子在P點的動能小于Q點動能
C.粒子在P點電勢能小于粒子在Q點電勢能
D.粒子在P點的加速度大于Q點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由靜止開始沿直線做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最初4s內的位移為80m,則它在第3s內的位移為( 。
A.35mB.25mC.15mD.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靜止斜劈,斜劈上一物體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向下加速運動.已知斜劈傾角為θ,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斜劈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向右
B.物體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可能為gsinθ
C.若撤去拉力F,物體運動時加速度大小可能不變
D.若撤去拉力F,則斜劈對地面的壓力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兩物體之間的彈力和摩擦力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彈力必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必有彈力
C.摩擦力的大小正比于彈力的大小D.以上說法均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電場中的某點放入電荷量為+5.0×10-9C的點電荷,它受到的電場力的大小為7.0×10-5N,方向水平向左,如果在這一點改放一個電荷量為3.0×10-8C的電荷,試求這個負電荷所受電場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放在靜止的升降機地板上的物體,其重力大小為G,受地板支持力大小為F1,施于地板的壓力大小為F2.假設升降機自由下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G=0,則F1和F2均為零B.G>F1>0,F2=0
C.G不變,F1=F2=0D.G=F1>0,F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為了讓乘客乘車更為舒適,某探究小組設計了一種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隨著坡度的變化而自動調整,使座椅始終保持水平,如圖所示.當此車加速上坡時,乘客( 。
A.處于失重狀態(tài)B.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固定在斜面下端與半徑為R的圓軌道平滑連接,現使小球從斜面上某高處由靜止釋放,不計一切摩擦,則要使小球不在圓軌道上(端點除外)脫離圓軌道,其釋放的高度h為( 。
A.h≥2.5RB.h≥2RC.h≥2.5R或h≤RD.2R≤h≤2.5R或h≤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