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圖所示,在xOy平面內(nèi),以O1(-R,0)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內(nèi)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在y軸的右側(cè)等腰三角形OAB區(qū)域內(nèi),存在一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其右邊界AB與y軸平行,∠AOB=120°,邊界AB與X軸相交于C點,兩區(qū)域磁感應強度大小相等.在圓心磁場的上冊-2R<x<0的區(qū)間內(nèi)有一粒子發(fā)射器,該發(fā)射器中在平行于x軸的方向上均勻分布著一簇帶電粒子,其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q>0),這寫粒子在控制其的控制下能以v0的速度同時沿y軸負方向射入圓形磁場區(qū)域.在第二象限內(nèi)x<-2R的某一區(qū)域內(nèi)存在一個水平加速電場,該電場的電壓為U,一質(zhì)量也為m、電荷量也為q(q>0)的S粒子,在該電場中由靜止加速后以某一速度打到控制器的觸發(fā)器上(圖中未畫出),控制器就發(fā)射粒子,這些粒子經(jīng)圓形磁場區(qū)域偏轉(zhuǎn)后都從0點進入y軸右側(cè),部分粒子進入OAB區(qū)域內(nèi).不計粒子重力和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求:
(1)S粒子打擊觸發(fā)器時速度v的大小;
(2)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
(3)若OC=($\frac{\sqrt{3}}{2}$+$\frac{1}{2}$)R,則進入OAB區(qū)域內(nèi)的粒子能從AB邊射出區(qū)域的長度.(結(jié)果可用根式表示)

分析 (1)粒子在電場中加速,由動能定理可以求出粒子的速度.
(2)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磁感應強度.
(3)作出粒子運動軌跡,根據(jù)粒子運動軌跡應用幾何知識求出射出區(qū)域的長度.

解答 解:(1)粒子在電場中加速,由動能定理得:
qU=$\frac{1}{2}$mv2-0,解得:v=$\sqrt{\frac{2qU}{m}}$;
(2)設一粒子自磁場邊界D點進入磁場,該粒子由O點射出圓形磁場,
軌跡如圖1所示,過D點做速度的垂線長度為r,E為該軌跡圓的圓心.
連接DO1、EO,可證得DEOO1為菱形,根據(jù)圖中幾何關(guān)系可知:
粒子在圓形磁場中的軌道半徑:r=R,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qvB=m$\frac{{v}^{2}}{r}$,解得:B=$\frac{mv}{qR}$;
(3)由分析得沿OA方向進入OAB區(qū)域內(nèi)的粒子打在G點(最上端),
圓心為O3,設O3G與AB成α角;
當粒子速度方向與x軸成θ時,粒子以O4為圓心做圓周運動,
期軌跡恰好與AB相切于J點(最下端),如圖2所示,由幾何關(guān)系得:
OC=Rcos30°+Rsinα=($\frac{\sqrt{3}}{2}$+$\frac{1}{2}$)R,OC=Rsinθ+R=($\frac{\sqrt{3}}{2}$+$\frac{1}{2}$)R,
解得:sinα=$\frac{1}{2}$,sinθ=$\frac{\sqrt{3}}{2}$-$\frac{1}{2}$,

由幾何關(guān)系得進入OAB區(qū)域內(nèi)的粒子能從AB邊射出區(qū)域的長度:
GJ=Rcosα-Rsin30°+Rcosθ,解得:GJ=($\frac{\sqrt{3}}{2}$-$\frac{1}{2}$+$\sqrt{\frac{\sqrt{3}}{2}}$)R;
答:(1)S粒子打擊觸發(fā)器時速度v的大小為$\sqrt{\frac{2qU}{m}}$;
(2)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為$\frac{mv}{qR}$;
(3)若OC=($\frac{\sqrt{3}}{2}$+$\frac{1}{2}$)R,則進入OAB區(qū)域內(nèi)的粒子能從AB邊射出區(qū)域的長度為($\frac{\sqrt{3}}{2}$-$\frac{1}{2}$+$\sqrt{\frac{\sqrt{3}}{2}}$)R.

點評 本題考查帶電粒子在磁場和電場中的運動,要注意電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軌跡對應的圓心角等于速度的偏向角.粒子在電場加速,分析清楚粒子的運動過程,作出粒子的運動軌跡,應用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可以解題,解題時注意幾何知識的應用,作出粒子運動軌跡是正確解題的前提與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小車在均勻長木板上的運動規(guī)律.

(1)在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一條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圖乙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計數(shù)點,x1=3.62cm,x4=5.12cm,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為0.50m/s2,第3個計數(shù)點與第2個計數(shù)點的距離(即x2)約為4.12cm.
(2)若用該實驗裝置“探究ɑ與F、M之間的關(guān)系”,要用鉤碼(質(zhì)量用m表示)的重力表示小車所受的細線拉力,需滿足M?m,滿足此條件做實驗時,得到一系列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對應數(shù)據(jù),畫出a-F關(guān)系圖象,如圖丙所示,若不計滑輪摩擦及紙帶阻力的影響,由圖象可知,實驗操作中不當之處為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小車的質(zhì)量M=1kg;如果實驗時,在小車和鉤碼之間接一個不計質(zhì)量的微型力傳感器用來測量拉力F,如圖丙所示,從理論上分析,該實驗圖線的斜率將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為了驗證動能定理,在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所受合外力的條件下,在圖乙中1、3兩點間對小車用實驗驗證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mg(x2+x3)=$\frac{M}{8{t}^{2}}$[(x3+x42-(x1+x22].(用題中所涉及數(shù)據(jù)的字母表示,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用t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學習小組利用自行車的運動“探究克服阻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人騎自行車在平直的路面上運動,當人停止蹬車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車的速度會逐漸減小至零,如圖1所示.在此過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車的速度發(fā)生變化.設自行車無動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實驗中使自行車在平直的公路上獲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車,為了計算自行車的初速度v,除了需要測出人停止蹬車后自行車向前滑行的距離s,還需要測量人停止蹬車后自行車滑行的時間t (填寫物理量的名稱及符號).
(2)設自行車受到的阻力恒為f,計算出克服阻力做的功W及自行車的初速度v.改變?nèi)送V沟跑嚂r自行車的速度,重復實驗,可以得到多組測量值.以阻力對自行車做功的大小為縱坐標,自行車初速度為橫坐標,作出W-v曲線.分析這條曲線,就可以得到克服阻力做的功與自行車速度變化的定性關(guān)系.在實驗中作出W-v圖象如圖2所示,其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南中校園樹木遭遇病蟲害,后勤部門購回一臺噴霧器噴灑藥液.噴霧器的工作原理如簡圖:貯液筒連同連接管的總?cè)莘e為7.5L,與貯液筒連接的是活塞式打氣筒,打氣筒活塞每循環(huán)工作一次,能向貯液筒內(nèi)壓入1atm的空氣300mL.現(xiàn)打開貯液筒,裝入6L的藥液后再封閉,設周圍大氣壓恒為1atm.求:
(1)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要使貯液筒內(nèi)藥液上方的氣體壓強達到4atm,打氣筒活塞需要循環(huán)工作幾次?
(2)若當時氣溫為17℃,噴灑藥液時,周圍氣溫為37℃,打開噴嘴,噴灑藥液,直至貯液筒內(nèi)外氣壓相同,則此時貯液筒內(nèi)還剩有多少升藥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甲)所示,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于紙面,在紙面內(nèi)固定一條以O點為圓心、半徑為L的圓弧形金屬導軌,長也為L的導體棒OA繞O點以角速度ω勻速轉(zhuǎn)動,棒的A端與導軌接觸良好,OA、導軌、電阻R構(gòu)成閉合電路.

(1)試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n$\frac{△ϕ}{△t}$,證明導體棒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E=$\frac{1}{2}$BωL2
(2)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帶有閃爍燈的自行車后輪,如圖(乙)所示.車輪與輪軸之間均勻地連接4根金屬條,每根金屬條中間都串接一個小燈,阻值為R=0.3Ω并保持不變,車輪半徑r1=0.4m,輪軸半徑可以忽略.車架上固定一個強磁鐵,可形成圓心角為θ=60°的扇形勻強磁場區(qū)域,磁感應強度B=2.0T,方向如圖(乙)所示.若自行車前進時,后輪順時針轉(zhuǎn)動的角速度恒為ω=10rad/s,不計其它電阻和車輪厚度.求金屬條ab進入
磁場時,ab中感應電流的大小和方向.(計算時可不考慮燈泡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兩端的物體A和B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物體A在水平面上,A由靜止釋放,當B沿豎直方向下落h時,測得A沿水平面運動的速度為v,這時細繩與水平面得夾角為θ,試分析計算B下降h過程中,地面摩擦力對A做的功?(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均不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在豎直面內(nèi)有兩平行金屬導軌AB、CD.導軌間距為L,電阻不計.一根電阻不計的金屬棒ab可在導軌上無摩擦地滑動.棒與導軌垂直,并接觸良好.導軌之間有水平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為B.導軌右邊與電路連接.電路中的三個定值電阻阻值分別為2R、R和R.在BD間接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C,板間距離為d.當ab棒以速度v0一直向左勻速運動時,在電容器正中心的質(zhì)量為m的帶電微粒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
(1)試判斷微粒的帶電性質(zhì)及所帶電量的大小.
(2)若ab棒突然以2v0的速度一直向左勻速運動,則帶電微粒經(jīng)多長時間運動到電容器的上板?其電勢能和動能各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在直線x=-2a到y(tǒng)軸區(qū)域內(nèi)存在著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有界勻強電場,其中x軸上方的電場方向沿y軸正方向,x軸下方的電場方向沿y軸負方向.一群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的粒子被加速電壓U0加速后,從電場左邊界上A(-2a,a)到C(-2a,0)區(qū)域內(nèi),依次連續(xù)沿x軸正方向射入有界勻強電場.從A點射入的粒子,恰好從y軸上的A′(0,-a)沿x軸正方向射出有界勻強電場,其軌跡如圖所示.不計粒子的重力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
(1)求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
(2)粒子在AC間的位置坐標y為何值時,粒子通過電場后速度沿x軸正方向?
(3)若以直線x=2a上的某點為圓心的圓形區(qū)域內(nèi),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使沿x軸正方向射出電場的粒子,經(jīng)磁場偏轉(zhuǎn)后,都能通過直線x=2a與圓形磁場邊界的一個交點處而被收集,求圓形磁場區(qū)域的最小面積Smin及相應磁感應強度B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唐中“加速度”社成員甲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1所示.讀數(shù)為2.000 mm.
(2)“加速度”社成員乙使用多用電表測量電阻時,多用電表內(nèi)部的電路可以等效為一個直流電源(一般為電池)、一個電阻和一表頭相串聯(lián),兩個表筆分別位于此串聯(lián)電路的兩端.現(xiàn)需要測量多用電表內(nèi)電池的電動勢,給定的器材有:待測多用電表,量程為60mA的電流表,電阻箱,導線若干.實驗時,將多用電表調(diào)至×1Ω擋,調(diào)好零點;電阻箱置于適當數(shù)值.完成下列填空:
①儀器連線如圖2中甲所示(a和b是多用電表的兩個表筆).若兩電表均正常工作,則表筆a為黑(填“紅”或“黑”)色;
②若適當調(diào)節(jié)電阻箱后,圖中多用電表、電流表與電阻箱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2乙中(a)、(b)、(c)所示,則多用電表的讀數(shù)為14.0Ω,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53.0mA,電阻箱的讀數(shù)為4.6Ω;
③將圖2中多用電表的兩表筆短接,此時流過多用電表的電流為102mA;(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④計算得到多用電表內(nèi)電池的電動勢為1.54V.(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