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興趣小組準備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前組員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①W∝v;②W∝v2;③W∝$\sqrt{v}$;④W∝(△v)2
為了驗證猜想,他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PQ為一塊傾斜放置的木板,在Q處固定一個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物體每次通過Q點的速度).在剛開始實驗時,小剛同學提出“不需要測出物體質量,只要測出物體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L和讀出速度傳感器的讀數(shù)v就行了”,大家經(jīng)過討論采納了小剛的建議.
(1)請你說明小剛建議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出方程式,可以簡化約去質量m;
(2)讓物體分別從不同高度無初速釋放,測出物體初始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距離L1、L2、L3、L4…,讀出物體每次通過Q點的速度v1、v2、v3、v4、…,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L-v圖象.若為了更直觀地看出L和v的變化關系,他們下一步應該作出A;
A.L-v2圖象   B.L-$\sqrt{v}$圖象    C.L-$\frac{1}{v}$圖象D.L-$\frac{1}{{\sqrt{v}}}$圖象
(3)實驗中,木板與物體間摩擦力不會(“會”或“不會”)影響探究的結果.

分析 通過實驗來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每次實驗物體從不同初位置處靜止釋放,量出初位置到速度傳感器的位移、讀出物體到傳感器位置的速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列出數(shù)據(jù)表并描點作出圖象,從而找到位移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在運動過程中,由于物體受力是恒定的,所以得出合外力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因此在實驗中物體與木板間的摩擦力不會影響探究的結果.

解答 解:(1)若只有重力做功,則:mgmgLsin=$\frac{1}{2}m{v}^{2}$,等號的兩邊都有m,可以約掉,故不需要測出物體的質量.用牛頓第二定律求解,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若是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則:$(mgsinθ-μmgcosθ)L=\frac{1}{2}m{v}^{2}$,等號的兩邊都有m,可以約掉,故不需要測出物體的質量.用牛頓第二定律求解,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
(2)采用表格方法記錄數(shù)據(jù),合理繪制的L-v圖象是曲線,不能得出結論W∝v2.為了更直觀地看出L和v的變化關系,應該繪制L-v2圖象.
故選:A
(3)重力和摩擦力的總功W也與距離L成正比,因此不會影響探究的結果.
故答案為:(1)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出方程式,可以簡化約去質量m;(2)A;(3)不會.

點評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列表、描點、作圖從而探究出問題的結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合外力恒定,因此合外力做的功與發(fā)生的位移是成正比.故可先探究位移與速度變化有何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C(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②圖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ADE.(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③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m1OP=m1OM+m2ON(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若碰撞過程沒有動能的損失,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m1•OP2=m1•OM2+m2•ON2(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底端有一固定擋板,一輕彈簧下端連接在擋板上,上端和置于斜面上的物塊P相連.物塊P通過輕繩繞過輕質光滑定滑輪與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塊Q相連,系統(tǒng)處于靜止時,物塊P、Q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是( 。
A.P受3個力、Q受2個力B.P受3個力、Q受3個力
C.P受4個力、Q受3個力D.P受4個力、Q受4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光滑的$\frac{1}{4}$圓弧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與水平軌道CE連接.水平軌道的CD段光滑、DE段粗糙.一根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C處的豎直面上,彈簧處于自然長度.將質量為m的物塊a從頂端F點靜止釋放后,沿圓弧軌道下滑.
已知圓弧軌道半徑為r,$\overline{DE}$=L,物塊a與DE段水平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物塊a均可視為質點.求:
(1)物塊a第一次經(jīng)過E點時的速度是多少?
(2)彈簧獲得的最大彈性勢能Ep
(3)試討論L取何值時,a只能發(fā)生壓縮一次彈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為某種彈射裝置的示意圖,光滑的水平導軌MN右端N處與水平傳送帶理想連接,傳送帶長度L=4.0m,皮帶輪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皮帶以恒定速率v=3.0m/s勻速傳動.三個質量均為m=1.0kg的滑塊A、B、C置于水平導軌上,開始時滑塊B、C之間用細繩相連,中間有一壓縮的輕彈簧,處于靜止狀態(tài),滑塊A以初速度v0=2.0m/s沿B、C連線方向向B運動,A與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時間極短,可認為A與B碰撞過程中滑塊C的速度仍為零.因碰撞使連接B、C的細繩受擾動而突然斷開,彈簧伸展,從而使C與A、B分離.滑塊C脫離彈簧后以速度 vC=2.0m/s滑上傳送帶,并從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點,已知滑塊C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滑塊C從傳送帶右端滑出時的速度大;
(2)滑塊B、C用細繩相連時彈簧的彈性勢能EP
(3)若每次實驗開始時彈簧的壓縮情況相同,要使滑塊C總能落至P點,則滑塊A與滑塊B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max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傾角為α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上相隔為d的平行虛線MN與PQ間有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一質量為m,電阻為R,邊長為L的度v勻速進入磁場,線圈ab邊剛進入磁場和cd邊剛要離開磁場時,ab邊兩端的電壓相等.已知磁場的寬度d大于線圈的邊長L,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線圈進入磁場的過程中,通過ab邊的電量q;
(2)恒力F的大;
(3)線圈通過磁場的過程中,ab邊產(chǎn)生的熱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物體做直線運動,若在前$\frac{1}{3}$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6m/s,后$\frac{2}{3}$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9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8m/s;若在前$\frac{1}{3}$位移內的平均速度為4m/s,后$\frac{2}{3}$位移內的平均速度為6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5.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一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轉彎,下圖畫出了汽車轉彎時在某一點所受合外力F的四種方向,其中合理的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一質量M=20kg橫截面積S=2×10-3m2的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缸壁導熱良好,摩擦不計,當氣體的溫度由17℃緩慢增為27℃時活塞上升了1cm;現(xiàn)保持氣體溫度27℃不變,在活塞上面緩慢加上m=10kg的細沙,求此時活塞離氣缸底部的高度.(取g=10m/s2,大氣壓強po=1.0×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