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41380  141388  141394  141398  141404  141406  141410  141416  141418  141424  141430  141434  141436  141440  141446  141448  141454  141458  141460  141464  141466  141470  141472  141474  141475  141476  141478  141479  141480  141482  141484  141488  141490  141494  141496  141500  141506  141508  141514  141518  141520  141524  141530  141536  141538  141544  141548  141550  141556  141560  141566  14157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把一個月牙狀的薄板懸掛起來,靜止時如圖所示.則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圖中的( 。
A.A點B.B點C.C點D.D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xì)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伸長到某一位置O點.為了確定兩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A.記錄橡皮條伸長后的總長度
B.記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C.描下橡皮條固定端的位置
D.描下O點位置及細(xì)繩套的方向,記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學(xué)校田徑運動場400m標(biāo)準(zhǔn)跑道的示意圖如圖所示,100m賽跑的起跑點在A點,終點在B點,400m賽跑的起跑點和終點都在A點.在校運動會中,甲、乙兩位同學(xué)分別參加了100m、400m項目的比賽,關(guān)于甲、乙運動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B.甲、乙的路程相等
C.甲的位移較大D.甲的路程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物體在做曲線運動時,其速度( 。
A.方向一定改變B.方向一定不變C.大小一定改變D.大小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物理學(xué)發(fā)展的進(jìn)程中,許多科學(xué)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xiàn).下列關(guān)于科學(xué)家及其成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開普勒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許測出了引力常量G
C.亞里士多德指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D.伽利略得出“加速度與力成正比,與質(zhì)量成反比”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勻強(qiáng)電場中有三點A,B,C,它們的連線構(gòu)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其中AC=4cm,BC=3cm,角C為直角,已知把一個電荷量為-2.0×10-9C的負(fù)電荷從A點移到C點和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的功是8.0×10-9J,由此可知電場強(qiáng)度的大小為100V/m,方向是由C指向A,B,C兩點的電勢差UBC=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力$\overline{F}$=(3$\overline{i}+5\overline{j}$)N,其作用點的矢徑為$\overline{r}$=(4$\overline{i}$-3$\overline{j}$)m,則該力對坐標(biāo)原點的力矩大小為( 。
A.-3N•mB.29N•mC.19N•mD.3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所謂雙星就是在宇宙中有兩顆相對距離較近的星球,離其他星球較遠(yuǎn),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相距為d,如果他們保持距離d不變,共同繞其連線上某點O各自做勻速圓周運動,求O點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繩子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拴一重物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則(  )
A.若地面光滑,繩子的張力可能為零
B.若地面粗糙,繩子的張力可能為零
C.若地面光滑,轉(zhuǎn)速一定時,繩子的張力與繩長成正比
D.若地面光滑,線速度一定時,繩子的張力與繩長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15kg和5kg的長方形物體A和B靜止疊放在水平桌面上.A與桌面以及A、B間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1=0.1和μ2=0.6,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問:
(1)水平作用力F作用在B上至少多大時,A、B之間能發(fā)生相對滑動?
(2)當(dāng)F=30N或40N時,A、B的加速度各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