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42130  142138  142144  142148  142154  142156  142160  142166  142168  142174  142180  142184  142186  142190  142196  142198  142204  142208  142210  142214  142216  142220  142222  142224  142225  142226  142228  142229  142230  142232  142234  142238  142240  142244  142246  142250  142256  142258  142264  142268  142270  142274  142280  142286  142288  142294  142298  142300  142306  142310  142316  14232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一些商場安裝了智能化的自動電梯,無乘客時電梯靜止.當有乘客時自動電梯會經(jīng)過先加速再勻速運行,則電梯在運送乘客過程中( 。
A.乘客始終受摩擦力作用
B.乘客經(jīng)歷先超重再失重的過程
C.加速時乘客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豎直向上
D.加速時乘客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民間常用“拔火罐”來治病,方法是將點燃的紙片放入一個小罐內(nèi),當紙片燃燒完時,迅速將火罐開口端緊壓在皮膚上,火罐就會緊緊地被“吸”在皮膚上(忽略罐內(nèi)體積變化,視為理想氣體).火罐內(nèi)的氣體( 。
A.溫度不變,內(nèi)能不變B.溫度降低,吸收熱量
C.溫度降低,內(nèi)能減少D.溫度升高,壓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顯微鏡下觀察懸浮在液體中小碳粒的運動,如果追蹤三個小碳粒,每隔30s把觀察到的小碳粒位置記錄下來,然后用直線段把這些位置依次連接起來,可獲得如圖所示的小碳粒位置記錄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上記錄的是小碳粒的運動軌跡
B.圖上記錄的是小碳粒的速度-時間圖象
C.1小碳粒的運動是液體分子撞擊弓I起的
D.小碳粒的運動是靜電力、振動、液體的對流等外界干擾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利用如圖1實驗裝置探究重錘下落過程中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zhuǎn)化問題

①實驗操作步驟如下,請將步驟B補充完整:
A.按實驗要求安裝好實驗裝置.
B.使重錘靠近打點計時器,接著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C.圖2為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點.分別測出若干連續(xù)點A、B、C…與O點之間的距離h1、h2、h3
②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錘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結(jié)合實驗中所測的h1、h2、h3可得重錘下落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frac{{{h}_{3}-h}_{1}}{2T}$,紙帶從O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重錘增加的動能為$\frac{{m({{h}_{3}-h}_{1})}^{2}}{{8T}^{2}}$,減少的重力勢能為mgh2
③取打下O點時亟錘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錘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yīng)的動能Ek和重力勢能Ep0建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在圖3中繪出圖線I和圖線II.已求得圖線I斜率的絕對值k1=2.94J/m,請計算圖線Ⅱ的斜率k2=2.80J/m(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道錘所受重力的比值為$\frac{{{k}_{1}-k}_{2}}{{k}_{1}}$ (用k1和k2表示).
④通過對、和岣的比較分析,可獲得的結(jié)論是(只要求寫出一條):斜率k1表示的是重錘的重力,而k2表示的是重力和阻力的合力mg-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設(shè)某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r0.已知地球的質(zhì)量為M,萬有引力常激為G,該人造衛(wèi)星與地心的連線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掃過的面積是(  )
A.$\frac{\sqrt{GMr}}{2}$B.$\frac{\sqrt{2GMr}}{2}$C.$\sqrt{2GMr}$D.2$\sqrt{GM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的玩具是由彈射物、托盤、彈簧及底座組成,豎直彈焚兩端分別連接在托盤和底座上,彈簧與托盤的質(zhì)世均不計.現(xiàn)將彈射物放在托盤上,并對其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使彈簧壓縮.當撤去壓力后,彈射物能彈離托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撤去壓力的瞬間,彈射物處于超重狀態(tài)
B.彈射物彈離托盤后,在空中運動過程中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彈射物彈離托盤前,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D.彈射物彈離托盤前,彈黌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彈射物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在垂直于光滑水平地面的豎直線A1A2的右側(cè)的廣闊區(qū)域,分布著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和平行于地面指向讀者的勻強磁場.在地面上停放著一輛質(zhì)量為M的絕緣小車,車的左、右兩端豎直固定著一對等大的平行帶電極板(構(gòu)成電容為C的平行板電容器,板距為L),分別帶電荷量為+Q和-Q,其中右極板緊靠A1A2線,下端開有一小孔.現(xiàn)有一帶正電的小物塊(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從A1A2線上距右板下端小孔高為H處,以速度 v0水平向右射入電、磁場區(qū)域,恰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且正好從右板下端的小孔切入小車底板的上表面,并立即貼著上表面滑行,但不會與左板相碰.已知小物塊與車板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兩極板和小物塊的電荷量始終保持不變,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
求:
(1)A1A2線右側(cè)電場的場強E和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
(2)小物塊在小車內(nèi)運動離小車右板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豎直懸掛物體A、B,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A=3kg、mB=1kg.自由釋放后,物體在碰到滑輪前的運動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物體A的加速度大;
(2)繩子的張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
A.待測的干電池(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電阻小于1.0Ω)
B.電流表A1(量程0~3mA,內(nèi)阻Rg1=10Ω)
C.電流表A2(量程0~0.6A.,內(nèi)阻Rg2=0.1Ω)
D.滑動變阻器R1(0~20Ω,10A)
E.滑動變阻器R2(0~200Ω,l A)
F.定值電阻R0(990Ω)
G.開關(guān)和導線若干

(1)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上述器材中雖然沒有電壓表,但給出了兩個電流表,于是他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a、b兩個參考實驗電路,其中合理的是b圖所示的電路;在該電路中,為了操作方便且能準確地進行測量,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D(填寫器材前的字母代號).
(2)圖乙為該同學根據(jù)(1)中選出的合理的實驗電路,利用測出的數(shù)據(jù)繪出的I1-I2圖線,I1為電流表A1的示數(shù),I2為電流表A2的示數(shù).且I2的數(shù)值遠大于I1的數(shù)值),則由圖線可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1.48V,內(nèi)阻r=0.83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20.35mm,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為6.123±0.001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