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4455  144463  144469  144473  144479  144481  144485  144491  144493  144499  144505  144509  144511  144515  144521  144523  144529  144533  144535  144539  144541  144545  144547  144549  144550  144551  144553  144554  144555  144557  144559  144563  144565  144569  144571  144575  144581  144583  144589  144593  144595  144599  144605  144611  144613  144619  144623  144625  144631  144635  144641  144649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果把光導纖維聚成束,使纖維在兩端排列的相對位置一樣,圖象就可以從一端傳到另一端,如圖所示.在醫(yī)學上,光導纖維可以制成內(nèi)窺鏡,用來檢查人體胃、腸、氣管等器官的內(nèi)部.內(nèi)窺鏡有兩組光導纖維,一組用來把光輸送到人體內(nèi)部,另一組用來進行觀察.光在光導纖維中的傳輸利用了( 。
A.光的折射B.光的衍射YCYC.光的干涉D.光的全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為一個單擺的共振曲線.根據(jù)曲線可知( 。
A.單擺的擺長約為1.5m
B.單擺的擺長約為2m
C.若擺長增大,共振曲線振幅最大值的橫坐標將向左移動
D.若擺長增大,共振曲線振幅最大值的橫坐標將向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物體內(nèi)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
B.物體運動速度增大時,其內(nèi)能一定增加
C.物體溫度升高,其內(nèi)能一定增加
D.物體溫度不變,其內(nèi)能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在顯微鏡下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時,發(fā)現(xiàn)花粉微粒的運動是極不規(guī)則的,有關花粉微粒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花粉微粒的運動是花粉自發(fā)的運動
B.花粉微粒越大,運動的不規(guī)則性越明顯
C.溫度降低時,花粉的運動越明顯
D.花粉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有一傾角θ=37°的硬桿,其上套有一下端固定于O點,勁度系數(shù)為k=100N/m的輕彈簧,彈簧的自由端位于硬桿上的Q處.硬桿OQ部分光滑,PQ部分粗糙,彈簧與桿間無摩擦.一個質量為m=1kg的小球套在此硬桿上,從P點由靜止開始滑下,已知小球與硬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PQ間的距離為L=0.91m.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其形變量x的關系為Ep=$\frac{1}{2}$kx2,不計空氣的阻力做功及小球與彈簧碰撞時的能量損失.(已知g=10m/s2,sin 37°=0.6,cos 37°=0.8 ).求:
(1)小球在運動過程中達到最大速度時彈簧的形變量是多少;
(2)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m;
(3)經(jīng)過較長的時間后,系統(tǒng)能夠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試對這一穩(wěn)定狀態(tài)作簡單描述.并求出整個過程中因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一輛車頂光滑的平板車長L=2m,高h=0.8m,質量M=12kg,在牽引力為零時,仍在向前運動.車與路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當車速為v0=4m/s時,把一個質量為m=3kg的物體(可視為質點)輕輕地放在車頂前端,如圖所示,問物體落地時,物體距車的前端有多遠(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g=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半圓形軌道,O點為半圓軌道的圓心,半徑為R=12cm,OB與水平方向夾角為53°.將一小球從A點正上方的某處水平拋出(小球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飛行過程中恰好與半圓軌道相切于B點.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和拋出點離水平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一物體沿斜面向上以12m/s的初速度開始滑動,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滑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g取10m/s2,求斜面的傾角以及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學習小組利用人騎自行車在平直的路面上運動來“探究阻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如圖1所示.設自行車無動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不變.
(1)在實驗中使自行車在平直的公路上獲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車,為了計算自行車的初速度v,除了需要測出人停止蹬車后自行車向前滑行的距離s外,還需要測量人停止蹬車后自行車滑行的時間t(填寫物理量的名稱及符號).速度的表達式$\frac{2s}{t}$.
(2)改變?nèi)送V沟跑嚂r自行車的速度,重復實驗,可以得到多組測量值.以自行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縱坐標,自行車初速度為橫坐標,作出W-v曲線.分析這條曲線,就可以得到阻力做的功與自行車速度變化的定性關系.在實驗中作出W-v圖象如圖2所示,其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是某一實驗小組在一次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F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出的6個點(其中F點沒畫出),利用紙帶旁邊的刻度尺讀出數(shù)據(jù),并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圖示情況,AB間距離為1.00cm.
(2)若同學們一致覺得C、D、E各點可以分別估讀到最小刻度的0.8、0.5和0.2,那么.算出物體在紙帶打出D點時的瞬時速度為0.988m/s,由此紙帶可求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9.75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以上計算結果可判定該紙帶是該同學做下列哪個實驗得到的C
A.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B.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
C.用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D.用斜面和小車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