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將爐甘石(ZnCO3)、赤銅礦(Cu2O)和過量的炭混合后,加熱至800℃左右,充分反應后,即得金光閃閃的“假黃金”。請你協(xié)助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對“假黃金”進行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提出問題]“假黃金”的化學組成是什么?
[查閱資料]高溫時炭可將金屬活動順序中鋁以后的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ZnCO3,高溫可分解成金屬氧化物。
[猜想]①“假黃金”可能由C、Zn、Cu三種單質組成;
②“假黃金”可能由ZnO、CuO、Cu2O三種氧化物組成;
③“假黃金”可能是單質和氧化物組成的混合物。
[論證]他們經(jīng)思考和推理后,首先排除了猜想(選填①②或③),你覺得他們的理由是 。進而再排除了猜想 (選填①②或③)。對余下的一種猜想,該同學又排除了其中的一種物質,你認為他們的依據(jù)是 。
[進行實驗]他們用實驗鑒定了“假黃金”中所含的兩種物質,請將實驗過程填人下表中:
|
實驗方法 |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步驟1 |
|
|
步驟2 |
|
|
[得出結論]“假黃金”的化學組成是 。
1.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按圖示連接好儀器裝置,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口抽氣。一段時問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
蠟燭 |
裝置Ⅱ |
裝置Ⅲ |
反應前的質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應后的質量/g |
14.4 |
184.1 |
216.6 |
a
(1)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 g,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
(2)由該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3)裝置Ⅱ和裝置Ⅲ的順序能否顛倒? (填“能”或“不能”)。
(4)理論上,裝置Ⅱ和裝置Ⅲ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
。
(5)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8.準確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铩铩
3.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把氫氧化鈉的片狀固體放在表面皿中,離開實驗室。三天后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問題]三天后片狀固體粉末狀固體變成白色粉末狀固 體了。
[提出問題]“白色粉末狀固體物質是什么?”
[設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實驗,把相關內容填寫在表格中。
實驗方法及操作 |
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
|
|
[反思與應用]我們學過的哪些物質還具有這樣性質? ,
應該如何保存這些物質 。
2.長途運輸魚苗時,人們常在水中加入少量過氧化鈣(CaO2)固體。甲、乙兩位同學發(fā)現(xiàn)往水中投入過氧化鈣時產(chǎn)生氣泡。
提出問題:當把過氧化鈣投入足量水中時,最終會生成什么物質呢?
進行猜想:甲同學認為:生成氧化鈣和氧氣;乙同學認為: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
(1)你認為 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其理由是 。
(2)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另一個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實驗步驟及操作方法 |
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1.取少量過氧化鈣放入試管中,加足量水, |
|
有氧氣生成 |
2. |
|
|
1.在點燃蠟燭時,小紅發(fā)現(xiàn)有一根燭芯沾有食鹽的蠟燭比普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一些。請
你與小紅一起探究,并回答相關問題。
[提出問題]鹽是否能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鹽可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②其他鹽也可以延長蠟燭的燃燒時問。
[實驗探究]
實驗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鹽對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
實驗方案:取6支相同的蠟燭,在其中5支的燭芯周圍分別放入不同量的食鹽,另1支作對照實驗,分別測定它們的燃燒時間。
實驗結果:
食鹽質量(g) |
0 |
0.1 |
0.5 |
0.7 |
0.9 |
1.0 |
燃燒時間(分鐘) |
10 |
15 |
18 |
28 |
25 |
27 |
燃燒穩(wěn)定性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易滅 |
極易滅 |
實驗結論:從所得實驗結果可初步分析出兩點結論:
①
②
實驗反思:
① 此實驗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如(至少寫出一點):
②你認為此實驗結果有什么實際應用價值:
實驗二 探究不同種類的鹽對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
要求:請參照實驗一,設計實驗方案和實驗記錄表格。
實驗方案:
實驗記錄表格:(注意:使用到具體鹽時。必須用它的化學式表示,否則不能得分。)
7.反思探究過程,評價探究結果!铩铩
2.已知明礬的化學式為[K2SO4·Al2(SO4)3·24H2O]是農村常用的一種凈水劑,它在水中離解出K+、Al3+和SO42-。甲同學為了探究明礬中哪種離子具有凈水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請?zhí)顚懕碇锌瞻!?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在一杯渾濁的水中加少量KCl,攪拌后靜置 |
燒杯中的水仍然渾濁 |
|
在一杯渾濁的水中加少量Al2(S04)3,攪拌后靜置 |
燒杯中的水變澄清 |
|
在一杯渾濁的水中加少量A1C13,攪拌后靜置 |
|
A1C13能凈水 |
根據(jù)上述方程式答案你認為明礬中有靜水作用的離子是 (寫符號),乙同學看到甲的方案后,認為該方案不完善,他對甲同學的方案進行了補充完善。請你把乙同學補充方案中達到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試劑填入下表。
實驗目的 |
使用的試劑 |
|
|
1.小超同學在探究銅、銀、鋁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時,有關實驗記錄如下:
2Al+6HCl=2AlCl3+3H2↑,Cu、Ag與鹽酸不反應。
(1)從上述實驗中,你得出的結論是
(2)請你補充一個實驗探究銅、銀的活動性順序。
操作步驟 ,
現(xiàn)象 ,
結論 !
6.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铩铩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