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9796  439804  439810  439814  439820  439822  439826  439832  439834  439840  439846  439850  439852  439856  439862  439864  439870  439874  439876  439880  439882  439886  439888  439890  439891  439892  439894  439895  439896  439898  439900  439904  439906  439910  439912  439916  439922  439924  439930  439934  439936  439940  439946  439952  439954  439960  439964  439966  439972  439976  439982  439990  447348 

9.典句翻譯。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

(2)太子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

(3)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捉威逼你(訂立盟約),一定要得到契約來回報太子啊。

(4)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就可以占領秦地而稱王了。

試題詳情

8.名句默寫。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君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還也。

(3)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

(4)良曰:“甚急!__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5)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______________。如今人方為刀俎,__________,何辭為?”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________________,天下皆叛之。

[答案] (1)若不闕秦 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 (2)失其所與 不知 以亂易整 不武 (3)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4)今者項莊拔劍舞 (5)大禮不辭小讓 我為魚肉 (6)刑人如恐不勝

試題詳情

7.下列各句中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B.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C.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解析] C項與例句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為定語后置句;B項為被動句;D項為判斷句。

[答案] C

試題詳情

6.下列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

A.道芷陽間行     B.使使以聞大王

C.令將軍與臣有郤          D.太子遲之

[解析] A項“道”名詞作動詞,“取道”;“間”名詞作狀語,“從小路”。B項“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D項“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認為……遲”。

[答案] C

試題詳情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不如而厚遇之,使歸趙

C.擊沛公于坐,殺之          D.不如善遇之

[解析] A項“因”釋為“依靠”,其他三項中的“因”均釋為“趁機”。

[答案] A

試題詳情

4.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解析] C.兩個“而”均為表修飾關系的連詞。A.①句末語氣詞,不譯;②疑問代詞,哪里。B.①語氣副詞,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②代詞,代“這件事”。D.①介詞,表被動;②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里。

[答案] C

試題詳情

3.下列句子中加點實詞的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夫人之力不及此        B.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C.斯人,吾誰與歸            D.猥以賤,當侍東宮

[解析] D.地位低下,卑賤。A、B、C三項義為“如果不是,如果沒有”。

[答案] D

試題詳情

2.下列句中加點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以亂易整,不  武:符合武德

B.乃引其匕首秦王  提:擊,投擊

C.豎子不足與謀  豎子:不肖之子

D.越國以遠  鄙:邊邑,句中用作動詞,把……當做邊邑

[解析] C.豎子:罵人的話,相當于“小子”,文中指項羽。

[答案] C

試題詳情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最接近的一項是                     ( )

A.諸郎中執(zhí)兵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解析] 古今義都是指鳥獸在秋天初生的細毛,比喻細小的東西。A.“郎中”,古義指宮廷的侍衛(wèi);今義為〈方〉中醫(yī)醫(yī)生。C.“窮困”,古義指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今義指生活貧窮,經濟困難。D.“行李”,古義指出使的人;今義指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 B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