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Ⅱ卷共8頁.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對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解釋不合理的是(      )

A.25m3的石油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

九年級化學試卷    第6頁  共8頁

 
B.月季花汁能區(qū)分食醋和石灰水——月季花汁遇酸堿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

C.古代書法(用碳黑等制成的墨書寫)保存至今不變色——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D.沙漠地區(qū)的鐵制品銹蝕較慢——沙漠地區(qū)缺少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甲圖中標號①和②的儀器名稱
長頸漏斗、水槽
長頸漏斗、水槽

(2)在甲圖裝置B中儀器①的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是為了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3)實驗室加熱暗紫色固體制取O2的反應符號表達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若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當觀察到
氣泡連續(xù)均勻時
氣泡連續(xù)均勻時
時才開始收集;停止實驗時,應該
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否則
水倒吸回試管使試管冷熱不均而炸裂
水倒吸回試管使試管冷熱不均而炸裂

(4)若用裝置C、D或K收集O2,要使收集O2干燥且純凈,則應選
D
D
裝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不純,可能的原因是?(兩條)
集氣瓶未事先裝滿水
集氣瓶未事先裝滿水
、
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就開始收集
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就開始收集
.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驗滿?
將帶火星木條橫放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將帶火星木條橫放瓶口,若木條復燃則已收集滿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可能的操作原因:
試管口未塞棉花
試管口未塞棉花

(5)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O2,裝置G雖然操作簡便,但要得到平穩(wěn)的氣流,從H、I、J中選取
H或J
H或J
取代G中的單孔塞,以達到目的.若選用H與錐形瓶組裝的發(fā)生裝置,當反應停止時,集氣瓶中還差少量O2,為集滿O2,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可以
從分液漏斗往錐形瓶中加入少量雙氧水
從分液漏斗往錐形瓶中加入少量雙氧水
、
用熱毛巾捂住錐形瓶
用熱毛巾捂住錐形瓶
.實驗結(jié)束后,該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氣體比預計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過氧化氫溶液已部分變質(zhì)或裝置氣密性不好
過氧化氫溶液已部分變質(zhì)或裝置氣密性不好

(6)對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體殘渣(假定已完全反應),通過以下四步實驗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錳.正確操作的先后順序是
bcda
bcda
(填寫選項序號)
a.烘干         b.溶解         c.過濾          d.洗滌
(7)實驗室利用F裝置制備氫氣,事先將鋅粒放于有孔隔板之上,然后從另一端加入稀鹽酸,裝置F相對于裝置B制備氫氣,具有的優(yōu)點是
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否
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否
.若用L裝置收集氫氣,則氣體從
b
b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要將L裝置中的氫氣用水排出,則水從
a
a
端通入.
(8)查閱資料: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NH4Cl)和熟石灰[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NH3),同時還生成氯化鈣(CaCl2)和水,則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另外,氨氣有刺激性氣味且極易溶于水,則在實驗室里氨氣的制取裝置是
AK或AE
AK或AE
.小軍設計了如乙圖圖1所示的一個實驗:充滿氨氣的一支試管倒置于一個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將會看到:
試管中充滿水
試管中充滿水

(9)某化學小組在學習了制取O2后,他們發(fā)現(xiàn)在實驗室里用5% H2O2溶液加熱制O2,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很難復燃.同學們經(jīng)過認真觀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加熱使水分蒸發(fā)加快,氧氣過于潮濕
加熱使水分蒸發(fā)加快,氧氣過于潮濕

為了驗證此猜想是否正確,興趣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熱烈討論,制定了實驗方案如乙圖圖2并進行了實驗.
第一組同學采取增大H2O2溶液濃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二組同學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氫氧化鈉溶液,加熱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第三組同學從實驗裝置上進行了改進,效果很好(見乙圖圖2).
在實驗基礎(chǔ)上,同學們經(jīng)過交流討論,得出了一些結(jié)論:
①由第一組實驗可得出影響H2O2分解產(chǎn)生O2多少及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②由第二組實驗可分析得出氫氧化鈉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
③第三組實驗驗證了實驗前同學們猜想的正確性.其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氧氣中的水分
吸收氧氣中的水分
;
④小李同學認真觀察了第三組同學的實驗裝置,提出了一種簡單的改進裝置,經(jīng)現(xiàn)場實驗,效果很好,請你說出他改進的地方: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導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用冷毛巾裹住玻璃導管或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34、實驗室里有一瓶標簽殘缺的鹽酸,請你來共同探究.
(1)怎樣立即確定它是不是濃鹽酸?有人猜測是,有人記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見.你認為,應該用下述中的
C
方法(填選項編號)立即確認.
A.討論    B.調(diào)查    C.實驗    D.上網(wǎng)
具體的做法是
打開瓶塞,若有白霧冒出是濃鹽酸,否則不是濃鹽酸

(2)粗略測定該鹽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質(zhì)HCl的質(zhì)量.同學們依據(jù)酸和堿中和反應的原理,設計了一種可行的實驗方案,其操作步驟如下:
第1步,在小燒杯中加入10g 5%的NaOH溶液;
第2步,向上述燒杯中滴入2滴酚酞試液;
第3步,向10mL的量筒里注入該鹽酸至一定刻度;
第4步,用膠頭滴管吸取量筒中的鹽酸,逐滴滴入上述燒杯中,…一直滴到溶液由紅色剛剛變成無色為止;
第5步,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第6步,計算,確定每毫升鹽酸中含溶質(zhì)HCl的質(zhì)量.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回答下面問題:
①本實驗為什么要用指示劑(酚酞)?
答:
為了指示NaOH與HCl什么時候恰好完全中和

②第3步中向量筒注入鹽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圖所示,A與B、B與C刻度間均相差1mL,如果刻度A為8,量筒中鹽酸的體積是
7.2
mL.

③第4步要用到玻璃棒,它是作
攪拌
用,目的是
使反應物混合均勻,充分反應
.停止滴入鹽酸后,膠頭滴管中殘留的鹽酸應
全部滴回量筒中

④第5步要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
量筒中剩下鹽酸的體積

(3)測定每毫升該鹽酸中含溶質(zhì)HCl的質(zhì)量,原理和方法還有多種,為此大家繼續(xù)進行探究.有人提出用KOH等堿類試劑替代上述NaOH與鹽酸進行中和反應,測定耗去鹽酸的體積,通過計算確定鹽酸中HCl的含量,這和上述實驗屬同一種方法.你能寫出三種其它可行的方法嗎?若能,請寫在下面(用文字簡述所依據(jù)的原理和要測定的數(shù)據(jù),不需要寫出化學方程式):
方法一:
用一定質(zhì)量鋅粒(或鐵、鎂等活潑金屬)與鹽酸反應,測量用去鹽酸的體積

方法二:
用一定質(zhì)量CuO(或其他不溶性堿性氧化物)與鹽酸反應,測量用去鹽酸的體積

方法三:
用一定質(zhì)量CuO(或其他不溶性堿性氧化物)與鹽酸反應,測量用去鹽酸的體積

(4)請你在上述三種方法中,選一種,并寫出按此法實驗所需要的玻璃儀器.
我選的是方法
,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8分)為了驗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小林同學將實驗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A、B裝置。

 

 

(1)裝置A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反應(填“化合”或“分解”);小穎同學對小林同學的A裝置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C),她取一張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片,將紙片的一半噴上水,噴水的那一半為________色;將這一紙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到干燥的一邊呈紫色,潮濕的一邊呈紅色,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她進行這樣的實驗改進的目的是_______。

(2)B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蠟燭燃燒。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第16次《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綠色和平組織在奇琴伊查瑪雅古城遺址旁升起一個巨大的熱氣球,以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低碳生活!暗吞肌 生活主要是控制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低碳”正成為人們的共識。

九年級化學期末考試       第4頁,共6頁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造成的危害是___           _____(均答一點)。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_____      _____,科學家正在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轉(zhuǎn)化成甲烷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____             

(3)請你舉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