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節(jié)儉思慮深遠作為準則,把喜好奢侈及時行樂作為警戒。(三)(2007年全國卷Ⅱ,三)(8.【解析】謹:恭敬。高中語文讀本《荊軻刺秦王》一文中,“謹斬樊於期頭”,這里的“謹”用法如此。
【答案】C
12.(1)【解析】重點詞:“加”“目”“絕”和狀語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詞作動詞的活用
【答案】(1)答案:已經用刑法處罰了他們,還把他們當強盜看待,這就斷絕了他們改過自新的路。
(2)【解析】此句整體看并不難,但要翻譯準確不容易。其中“伏”“愿”和整句的通順。
11.【解析】考查分析概括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B項屬張冠李戴的錯誤。張養(yǎng)浩并沒有“直接” 給皇帝上疏,而是通過左丞相拜住上疏,屬間接上疏。
【答案】B
10.【解析】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A項前者屬“行義”,后者是只是行為,并非“直言”。B項前者寫張養(yǎng)浩破除迷信之舉,還能算是仗“義”;后者是“直言”。C項,兩句都不能回答題干。而D項前句說把自己家里的財產都分給村里的窮人,當然是行為仗“義”;后一句皇帝已經點明“非張希孟不敢言”,這說明張養(yǎng)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確的。
【答案】D
8.【解析】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B項均講為“就”。A.項講為:前者指示代詞“這”;后者人稱代詞作定語“他的”。C.項,前者副詞“才”;后者為轉折連詞“卻”。D.項,前者是介詞“為了、因為”,后者表被動“被”
【答案】B
(二)(2006年重慶卷,三)8.【解析】考查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拜:用在表官職的名詞前面,一般講為“授職、任命”,此處講為“授職、任命”。應該就四個加點詞均是與中學課本知識有直接聯(lián)系,出撲自教材。
【答案】C
【答案及評分要點】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斷句共4處,每處1分。錯一處扣1分。
16.【解析】考查翻譯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評分要點】 (1)一會兒,郭崇韜進來向世宗謝罪,通過馮道化解了與世宗的沖突。
譯出大意給1分;"謝"譯為表示"謝罪","道歉"一類的意思,給1分;"解"譯為表示 "化解""和解"一類的意思,給1分。
(2)陛下用最高道德來承受天命,上天用豐收來顯示吉祥。
譯出大意給1分;"承"譯為表示"承受","秉承"一類的意思,給1分;"年"譯為表示 "年成""收成"一類的意思,給1分。
【答案】A
15.【解析】考查文言文的斷句。除了把握大意外,通過標志詞也可以幫助斷句,如人名詞“郭崇韜”、主謂結構“主者不辦”。
1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信息源在原文第三段:“凡孤寒士子,抱才業(yè)、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其大意是凡貧困微賤無所依恃卻有才干、有抱負、又與他素來相知的士人,他一律拔用,并不是題干所指的“有才學的窮書生”。
(一)(2005年遼寧卷)、(12分,每小題3分)
11.【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據上文“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在文末)可知,“喻”在這里是“表達、說明”的意思。
【答案】B
1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虛詞的理解。A項中“為”為表被動;B項中的“于”解釋為“對于”;C項中的“只”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中的“以”,前項的“以”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憑借,可譯為“由”,后項的“以” 用作介詞表目的。答這道題,要注意上下文聯(lián)系,還要前后句比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信息的篩選能力。①句是說馮道專心讀書。⑥句說明“舊朝廷一些士子,不過讀了些考場上的華麗辭藻,就去應試,都是竊取公卿的名位,真是何等淺薄、狹隘!
【答案】C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