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坡路長45千米,馬車下破每小時行10千米,收費4元,上坡每小時行5千米,收費5.5元,今有兩馬車在這坡路的兩端各載客人出發(fā)相向而行,車費在兩車出發(fā)時各已付清,當兩車在途中相遇時,兩馬車交換乘客后即返回原地,問:兩馬車的駕車人應怎樣結算車費?
考點:整數(shù)、小數(shù)復合應用題,簡單的行程問題
專題:簡單應用題和一般復合應用題,行程問題
分析:坡路長為45千米,下坡馬車每小時行10千米,上坡馬車每小時行5千米,所以兩車相遇的時間是:45÷(10+5)=3(小時),也就是說下坡馬車走了:10×3=30(千米),上坡馬車走了5×3=15(千米),同時乘客交換之后原來上、下坡馬車還要各自返回;
出發(fā)時乘客付給下坡車:45÷10×4=18(元),出發(fā)時乘客付給上坡車:45÷5×5.5=49.5(元 );
原來的下坡車應收車費:30÷10×4+30÷5×5.5=45(元);
原來的上坡車應收車費:15÷5×5.5+15÷5×4=22.5(元);
所以原來的上坡車應給原來的下坡車:45-18=27元.據(jù)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相遇時間為:45÷(10+5)=3(小時),
下坡馬車走了:10×3=30(千米),
上坡馬車走了5×3=15(千米),
出發(fā)時乘客付給下坡車:45÷10×4=18(元),
出發(fā)時乘客付給上坡車:45÷5×5.5=49.5(元 ),
原來的下坡車應收車費:30÷10×4+30÷5×5.5=45(元);
原來的上坡車應收車費:15÷5×5.5+15÷5×4=22.5(元);
所以原來的上坡車應給原來的下坡車:45-18=27(元).
答:原來的上坡車應給原來的下坡車27元.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相遇時間計算出2車走的路程,再根據(jù)收費標準計算出應該得到的車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購物廣場經(jīng)理按5:3給甲、乙兩個推銷員分配推銷洗發(fā)水任務,一個月后,甲推銷員共銷售洗發(fā)水8.8萬元,超額10%完成原分配任務,求甲、乙兩人原分配的推銷任務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家和小紅家相距560m,放學后他們在學校門口分手向不同的方向回家,7分鐘后他們同時到家,小明平均每分鐘走45m小紅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用方程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有濃度為45%的酒精若干千克,再加入16千克濃度為10%的酒精,混合以后的酒精溶液的濃度為25%,問:現(xiàn)在的酒精有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個長方體體積462立方厘米,在它的表面涂上一層油漆,然后把它切成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若干,長寬高為整數(shù),這時三面都有油漆的正方體有86個,有二面油漆的正方體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36000000,A、B兩地地圖上距離是12厘米,則A、B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學校運來160個蘋果,240個梨,640個桔子,平均分給一些老師,(每位老師分得的蘋果、梨、桔子的個數(shù)分別相等),1個老師把自己分到的東西給十幾名清潔工吃,一人吃一個,這個學校有老師
 
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有37個人要過河,只有一條船,每條船上可坐7個人,船每從一岸到另一岸要4分鐘,問至少行
 
分,人人都能到達對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學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
1
2
+
1
2+3
+
1
2+3+4
+
1
2+3+4+5
+…+
1
2+3+4+…+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