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你對化學的了解,你認為下列我國古代的發(fā)明和成就中屬于運用化學工藝制造的是(     )

①青銅器②指南針③火藥④活字印刷⑤造紙⑥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zhì)的變化與性質(zhì).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

【解答】解:

從銅礦中制取銅的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銅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指南針的制作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火藥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鉀等物質(zhì),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絕空氣加熱制成,屬于化學變化;

活字印刷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造紙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進行漂白,漂白的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瓷器的制作過程中要發(fā)生復雜的化學變化過程.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如果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就屬于物理變化,如果有新物質(zhì)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有關儀器連接的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

A.橡皮塞旋進容器口

B.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壓進橡皮塞孔中

C.玻璃導管口沾水后旋進乳膠管

D.玻璃導管沾水后旋進橡皮塞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A、B、C、D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zhì),它們之間具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反應條件、有些反應物或產(chǎn)物已略).其中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是一種無色氣體單質(zhì).

(1)試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B為   ,C為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B    ;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下列序號填空:①燒杯 ②試管  ③膠頭滴管  ④燃燒匙  ⑤量筒  ⑥過濾  ⑦攪拌 ⑧蒸發(fā)⑨量取,能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  ;量取8mL水需要的儀器  ;燃燒硫磺的儀器  ;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zhì)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電解水微觀示意圖,請你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寫出獲得的化學信息(寫3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空氣中含量較多且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的氣體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zhì)的用途由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以下物質(zhì)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zhì)有關的是B

A.用鎢制燈絲    B.用鋁制炊具  C.用二氧化碳滅火 D.氧氣用于醫(yī)療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水沸騰后壺蓋被頂起﹣﹣溫度升高,分子體積變大

B.打開濃鹽酸瓶塞,瓶口有白霧﹣﹣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體總體積小于1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

D.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zhì)不同﹣﹣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然界中的物質(zhì)大多數(shù)是化合物。下列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的是()

A.KCl  B.CuSO4  C.MnO2  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