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干敘述結合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A通電能生成單質甲和乙,故A是水,生成的甲和乙是氫氣和氧氣中的一種,戊為紫紅色金屬,故戊是銅,乙能和戊反應,且占空氣體積的21%,故乙是氧氣,生成的H是氧化銅;甲是氫氣.農業(yè)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故F是氫氧化鈣.常溫下,G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顯堿性,故G是氨氣;工業(yè)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備G,丙在空氣中占78%,故丙是氮氣;丁是黑色固體單質,能與氧氣反應生成C,故C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C能與丁反應,故C是二氧化碳,生成的E是一氧化碳;B高溫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D,D能與水反應,故B可能是碳酸鈣,生成的D是氧化鈣,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據此解答.
解答 解:A通電能生成單質甲和乙,故A是水,生成的甲和乙是氫氣和氧氣中的一種,戊為紫紅色金屬,故戊是銅,乙能和戊反應,且占空氣體積的21%,故乙是氧氣,生成的H是氧化銅;甲是氫氣.農業(yè)上常用F改良酸性土壤,故F是氫氧化鈣.常溫下,G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顯堿性,故G是氨氣;工業(yè)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備G,丙在空氣中占78%,故丙是氮氣;丁是黑色固體單質,能與氧氣反應生成C,故C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C能與丁反應,故C是二氧化碳,生成的E是一氧化碳;B高溫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D,D能與水反應,故B可能是碳酸鈣,生成的D是氧化鈣,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帶入框圖,推斷合理;
(1)根據分析,B是碳酸鈣,H是氧化銅,故填:CaCO3,CuO;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不同是因為二者的分子構成不同,故填:分子構成不同;
(3)A分解為甲和乙,即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其化學方程式為:2H2O通電_2H2↑+O2↑;
(4)F轉化為G,即氫氧化鈣能與硫酸銨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氨氣,故其化學方程式為:Ca(OH)2+(NH4)2SO4△_CaSO4+2H2O+2NH3↑;
(5)甲丙化合制備G,即氫氣和氮氣反應生成氨氣,
3H2+N2催化劑_高溫高壓2NH3
6 28
故氫氣和氮氣的質量比為:6:28=3:14,故填:3:14.
故答案為:
(1)CaCO3;CuO;(2)構成物質的分子種類不同;(3)2H2OMnO2_2H2+O2↑;
(4)Ca(OH)2+(NH4)2SO4=2NH3↑+2H2O+CaSO4;(5)3:14.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物質的推斷,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找準解題的突破口,掌握常見的物質的性質以及物質間反應的實驗現象,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 | |
B. | 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大 | |
C. | 飽和溶液恒溫蒸發(fā)部分溶劑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不變 | |
D. | 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 |
B. |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
C. | 化肥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 |
D. | 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氣中的污染顆粒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2SO4 Ba(OH)2 KCl | B. | Cu(NO3)2 NaCl KNO3 | ||
C. | Na2CO3 KNO3 NH4Cl | D. | MgSO4 NaNO3 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未經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試劑 | |
B. | 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中 | |
C. | 給試管內液體加熱,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 |
D. | 稱量任何固體藥品時,均要在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的紙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⑤ | B. | ①②⑥ | C. | ①③⑥ | D. | ①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