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下事例主要用于證明分子間存在間隙的是(  )
A.B.C.D.

分析 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離子.
微觀粒子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微粒之間有一定間隔,總是不斷運動的.

解答 解:A、炒菜時能夠聞到香味,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能夠給氣球充氣,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C、往水里滴入墨水,是為了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D、濕衣服能夠晾干,說明水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故選:B.

點評 微觀粒子之間有間隔,溫度越高,間隔越大,溫度越低,間隔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下列物質(zhì):A、氧化鋁  B、空氣  C、氮氣  D、液體氮  E、鐵粉  F、二氧化碳
G、冰水混合物  H、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后剩余的固體  I、經(jīng)凈化后得到的自來水 其中(填寫編號)
(1)純凈物ACDEFG(2)混合物BHI(3)化合物AFG(4)單質(zhì)C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正常條件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極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堿石灰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混合物來制甲烷.

以上儀器可做發(fā)生裝置的是B,可做收集裝置的是D或E.利用該發(fā)生裝置還可以制取初中階段我們所熟悉另一種常見的氣體,寫出制取該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合理即可).甲烷在高溫下也可以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物不僅有水,還會生成和碳與氧化銅反應相同的產(chǎn)物,請寫出甲烷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4+4CuO$\frac{\underline{\;高溫\;}}{\;}$4Cu+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滴加液體
C.
過濾
D.
讀取液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四組物質(zhì)中,均屬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氣、氧化鈣、四氧化三鐵B.水、二氧化硫、高錳酸鉀
C.空氣、氧化銅、五氧化二磷D.蒸餾水、干冰、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的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在兩個試管中分別收集到氣體a和氣體b.請回答:
(1)電解前加入少量硫酸的目的是增加導電性,氣體a為氫氣,它具有的一種性質(zhì)是可以燃燒.
(2)由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探究給物質(zhì)加熱方法,某同學做如下實驗:取三支試管,各加入3mL水.1號試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燈上方約3cm處加熱;2號試管的底部與酒精燈燈芯接觸加熱;3號試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燈外焰部分加熱.記錄上述三種情況下將水加熱至沸騰時所用的時間,分別是60秒、35秒、27秒.請你完成:
(1)分析上述實驗結(jié)果,你認為給物質(zhì)加熱時應該用酒精燈的外焰(填“外焰”、“內(nèi)焰”或“焰心”),原因是外焰溫度最高.
(2)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要注意液體體積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frac{1}{3}$、試管口應向上傾斜,與桌面約成45°角(寫兩點).
(3)在加熱時,操作不當常常引起試管炸裂,原因可能是試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密閉容器中含a,b,c,d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根據(jù)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zhì)abcd
反應前質(zhì)量/g3410102
反應后質(zhì)量/g0待測2818
A.b一定是催化劑
B.反應中a、c、d的質(zhì)量比為17:14:9
C.若a與c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17:9,則反應中a與c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
D.a、b為反應物,c、d為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變化屬于緩緩氧化的是( 。
A.酒精揮發(fā)B.植物的光合作用C.白磷自燃D.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