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某同學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圖裝置,用該裝置對粗鋅樣品進行實驗.
請幫助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測定粗鋅的純度.
(二)實驗用品:托盤大半、藥水瓶、銅網、鋼絲、飲料瓶.粗鋅、稀鹽酸、堿石灰(CaO和NaOH)
(三)實驗步驟
實驗內容和步驟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或化學方程式)
①稱量10.Og粗鋅放在銅網中,按圖示裝置組裝后,稱得儀器和藥品總質量為120.Og
②將銅網插入足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有氣泡產生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
Zn+2HC1=ZnC12+H2
③反應完全后,稱得裝置總質量為119.8g產生的H2的質量為0.2g,粗鋅的純度為65%.
(四)問題探究:(說明:不考慮空氣中CO2和H2O對實驗的影響.)
(1)該實驗中堿石灰的作用是防止飲料瓶中水蒸氣和HCl氣體隨H2逸出,若去掉堿石灰,則所測定的粗鋅純度偏大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2)若只將粗鋅換成石灰石,原實驗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樣品純度的測定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CO2會被堿石灰吸收不能逸出.
(3)若將圖中藥水瓶改成直導管、粗鋅換成純鋅,用原方案測定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則結果偏。ㄌ睢捌蟆、“偏小“、“無影響”)

分析 (一)根據題目信息和實驗步驟的數(shù)據可知實驗目的.
(三)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質量的變化值就是氫氣的質量,然后可以算出鋅的質量.
(四)(1)氫氣的質量是前后的質量的變化值,所以一定要防止其他物質出去,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堿石灰可以和鹽酸反應,這樣變化值就不會改變.沒有堿石灰,氯化氫氣體就會出去,導致質量的變化值增大,算出的鋅的質量也會增大.
(2)碳酸鈣和鹽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被堿石灰吸收,所以質量的變化值為零.
(3)沒有堿石灰,氯化氫氣體就會出去,導致質量的變化值增大,算出的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就會偏。

解答 解:(一)根據題目信息和步驟數(shù)據,我們可以算出氫氣和鋅的質量,故答案為:粗鋅的純度.
(三)②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注意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和氣體符號,故答案為:有氣泡產生;Zn+2HC1=ZnC12+H2↑;
③根據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只有氫氣可以出去,因此質量的變化值是氫氣的質量,即氫氣的質量=120-119.8=0.2克.
設生成0.2克氫氣需要鋅的質量是X.
Zn+2HC1=ZnC12+H2
65            2
X            0.2g
$\frac{65}{2}=\frac{X}{0.2g}$
X=6.5g
∴粗鋅的純度=$\frac{6.5g}{10g}$×100%═65%.
故答案為:0.2,65%.
(四)(1)氫氣的質量是前后的質量的變化值,所以一定要防止其他物質出去,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堿石灰可以和鹽酸反應,這樣變化值就不會改變.沒有堿石灰,氯化氫氣體就會出去,導致質量的變化值增大,算出的鋅的質量也會增大.故答案為:防止飲料瓶中水蒸氣和HCl氣體隨H2逸出,偏大.
(2)碳酸鈣和鹽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被堿石灰吸收,所以質量的變化值為零.故答案為:不能,CO2會被堿石灰吸收不能逸出.
(3)沒有堿石灰,氯化氫氣體就會出去,導致質量的變化值增大,即氫氣的質量就變大,設氫氣的質量是W,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是Y.
Zn+2HC1=ZnC12+H2
Y             2
10g          W
$\frac{Y}{2}=\frac{10g}{W}$
得:Y=$\frac{20}{W}$
從表達式可以看出,W(氫氣的質量)越大,則Y(鋅的相對原子質量)就越小,故答案為:偏。

點評 首先知道質量的變化值就是氫氣的質量,然后寫出化學方程式計算即可,學會判斷“偏大”和“偏小”的分析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1)化學上常用化學式來表示物質,以下是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A.CH4              B.NaCl               C.N2           D.NaHCO3
請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選填一個上述物質的序號):
①用于調味品的鹽B; ②用作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D;
③用于食品保護氣C; ④常用作燃料A.
(2)用數(shù)字和符號表示:
①1個二氧化硫分子SO2;  ②2個硫酸根離子2SO42-;
③3個亞鐵離子3Fe2+;  ④4個鎂原子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子質量大于原子質量
B.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C.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物質三態(tài)之間的變化是由于微粒的大小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解水的反應是分解反應
B.電解水后,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所得的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
C.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因此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電解水時,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所得的氣體的體積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實驗,請回答:

(1)A實驗中,可能導致的后果是集氣瓶炸裂.
(2)B實驗中,可能導致的后果是燒杯2中的溶液變?yōu)榧t色.
(3)C實驗在設計上存在的一個明顯失誤是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過碳酸鈉(Na2CO4)在洗滌、印染、紡織、造紙、醫(yī)藥衛(wèi)生等領域有大量應用,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實驗目的】酸鈉樣品(含有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的純度.
【實驗原理】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實驗裝置】

【交流與討論】
Ⅰ.甲同學認為測定產物中O2的體積即可測定樣品的純度.
(1)裝置②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氫氣體;
(2)裝置③的作用是:驗證二氧化碳是否被除盡;
(3)稱取適量樣品與足量濃鹽酸充分反應后,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為0.25L(已知該實驗條件下氧氣的密度為1.28g/L),則稱取的樣品質量應大于2.44g;
Ⅱ.乙同學認為測定產物中CO2的質量(即反應前后裝置②的質量差)就可測定樣品的純度.但利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得CO2的質量并計算樣品的純度,結果會偏高,你認為原因可能是ABC;(填序號)
A.濃鹽酸易揮發(fā),產生的氯化氫氣體被裝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帶出的水蒸氣在裝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裝置①、②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裝置②吸收
Ⅲ.丙同學提出了一種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稱取樣品12.5g,滴加足量濃鹽酸至樣品反應完全,再將燒瓶中所有的液體蒸發(fā)、結晶、烘干,稱得氯化鈉固體11.7g.則該樣品的純度為9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屬于同素異形體的一組物質是(  )
A.焦炭和木炭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金剛石和石墨D.氧氣和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儀器在實驗時,不宜用作反應容器的是( 。
A.燒杯B.燒瓶C.試管D.膠頭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草木灰是農家肥料,其中主要成分是K2CO3.請計算:
(1)K2CO3中,鉀、碳、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3:2:8..
(2)K2CO3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56.5%(結果精確到0.1%).
(3)多少克的K2CO3中含有39g的鉀元素(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