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和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學會氣體物質的制備方法是研究氣體、利用氣體的基礎.如圖是同學們熟悉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部分裝置,請你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標有A、B的儀器名稱:A
 
,B
 
;用儀器B收集氣體的方法稱為
 

(2)在常溫下實驗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氣,為了便于調控反應的進行,所選用的裝置是
 
(填序號).
(3)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是
 
(填序號),二氧化碳氣體驗滿的方法是
 
考點: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水槽是盛水的儀器,儀器B收集氣體的方法稱為排水法;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解答:解:(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水槽是盛水的儀器,儀器B收集氣體的方法稱為排水法,故答案為:分液漏斗,水槽,排水法;
(2)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分液漏斗能控制反應的進行,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②③(或②⑤);
(3)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故答案為:③,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熄滅,則證明已收集滿了.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氣體的驗滿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俄羅斯索契市成功舉辦第22屆冬奧會.下列運動設施器材中主要用到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合金火炬
B、
花崗巖材質冰壺體
C、
特質塑料頭盔
D、
滑雪板木質板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家庭生活中的下列操作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水沖廁所
B、用洗潔精洗碗筷
C、用刀切黃瓜
D、用發(fā)酵粉給面食發(fā)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先打開a,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觀察到明顯的現(xiàn)象后,關閉a,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寫出反應過程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它是一種重要的銅礦石原料.小明欲從孔雀石中提煉出單質銅.
【查閱資料】(1)堿式碳酸銅加熱易分解,其方程式為:Cu2(OH)2CO3加熱2CuO+CO2↑+H20.
(2)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固體完全溶解,有無色氣體生成,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方案】在實驗室中以堿式碳酸銅、鐵粉、稀鹽酸為原料來制取單質銅.請你仿照如圖畫出方案二制取銅的流程圖,要求:步驟最少.
方案一:

方案二:你設計的方案為
 

【進行實驗】方案一中最后一步:在溶液中加入過量的Fe的實驗現(xiàn)象為
 

【反思】銅銹的主要成分也是堿式碳酸銅,從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Cu2(OH)2CO3]推知,銅生銹可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水、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請計算:
(1)維生素C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176g維生素C中含C元素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用途廣泛,其結構和性質等是化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1)如圖1是鋁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鋁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3        B.在化合物中鋁通常顯+3價
C.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鋁可作導線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2)某化學小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進行了如圖2實驗,并對溶液A和固體B的成分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問題】溶液A中的溶質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①只有Zn(NO32            ②Zn(NO32、AgNO3
③Zn(NO32、Cu(NO32    ④Zn(NO32、Cu(NO32、AgNO3
【交流討論】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標號),其理由是
 

【實驗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過以下實驗可確定固體B的成分,請將下表填寫完整.
實驗步驟現(xiàn)象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取少量固體B,滴加
 
有氣泡產生
 
(3)如圖3是工業(yè)煉鐵示意圖.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燒提供能量和
 
;
(4)有鐵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5)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與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度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工業(yè)上用純堿和石灰石為原料制備燒堿,主要流程如圖所示:

(1)在①-④四個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除去少量燒堿溶液中含有的Na2CO3的具體方法是
 

(3)在室溫下,將53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2CO3溶液與一定質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則這時所得NaOH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用10.0%的氫氧化鈉溶液16.0g滴加到20.0g鹽酸中(含極小1滴酚酞試液),混合液剛好由無色變?yōu)榉奂t色時,可認為恰好完全反應.現(xiàn)將反應后的溶液進行下列操作,試回答以下問題:
①若通過蒸發(fā)結晶得到晶體,則需用到儀器
 

②得到晶體質量
 
(保留小數(shù)點后二位)
③通過計算說明中和反應有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