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進行下列實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和乙中分別放入濃氨水和酚酞試液,乙中酚酞試液會變紅
B.甲和乙中分別放入濃鹽酸和石蕊試液,乙中石蕊試液會變紅
C.甲和乙中分別放入水和濃硫酸,乙中溶液的濃度會變小
D.甲和乙中分別放入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乙中溶液的濃度會變小

分析 根據(jù)分子運動的特征和物質間的反應回答,濃鹽酸、濃氨水有揮發(fā)性,濃硫酸有吸水性,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色,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水性,鹽酸能使石蕊變紅等知識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濃氨水中的氨氣分子運動到酚酞試液中,使酚酞試液變紅,故此選項正確.
B、濃鹽酸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和石蕊溶液中的水形成鹽酸,故能使乙中的石蕊變紅,故此選項正確.
C、濃硫酸有吸水性,它會通過水分子的運動吸收乙燒杯內的水而使自身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故選項正確.
D、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乙中溶液的濃度不會有明顯改變,故此項錯誤.
故選D.

點評 此實驗是在驗證分子運動實驗的基礎上的拓展和應用,在考查分子運動的同時,還涉及到了物質間的化學反應,是一道新穎的試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取5.6 g氧化銅粉末
B.用10 mL水和10 mL酒精配制成20 mL酒精溶液
C.將50 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鹽酸加熱蒸發(fā)掉25 g水,得到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鹽酸
D.用5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電解水時,常加入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把6克氫氧化鈉完全溶解于44克水中.
(1)通電一段時間后,剩余溶液質量為36克,此時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
(2)若通電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5%,則有多少克水被電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水滅火的原理就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當今社會,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鄉(xiāng)空氣質量
D.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燃燒.可能會引起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請仔細閱讀下列信息
(1)人們根據(jù)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fā)生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而元素化合價不發(fā)生變化的反應稱為非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本質原因是反應過程中有電子的轉移.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化合價升高,是還原劑,還原劑發(fā)生氧化反應,表現(xiàn)出還原性;得到電子的物質,化合價降低,是氧化劑,氧化劑發(fā)生還原反應,表現(xiàn)出氧化性.任何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表示為如下的形式:

(2)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混合接觸都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相互之間才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學會常見氧化劑及還原劑的相對強弱的判斷的方法很重要.一般的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是:

可以由反應事實來判斷氧化劑或還原劑相對強弱:
比較微粒氧化性強弱方法是: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比較微粒還原性強弱方法是: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下列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BD
A、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B、2AgNO3=2Ag+2NO2+O2
C、2Fe (OH)3+3H2SO4=Fe 2(SO43+6H2O
D、3S+6NaOH=2Na2S+Na2SO3+3H2O
②對于氧化還原反應2H2S+SO2=3S+2H2O 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是:2:1;
③對于氧化還原反應3Cu+8HNO3=3Cu (NO32+2NO↑+4H2O,被還原的和未被還原的硝酸的質量比是1:3;
④已知下列反應能夠發(fā)生(a)Cl2+2Br-=2Cl-+Br2(b)2Fe3++2I-=2Fe2++I2(c)Br2+2Fe2+=2Fe3++2Br-,請判斷反應FeBr2+Cl2(少量)=FeCl2+Br2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NaCl、KNO3、Ca(OH)2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甲與乙所示.請回答:

(1)由圖甲可知,20℃時KNO3的溶解度為30g.
(2)要從含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提純出KNO3,可以使用的結晶方法是降溫結晶(填“降溫結晶”或“蒸發(fā)結晶”).
(3)如圖丙所示,20℃時,將盛有飽和石灰水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在向燒杯中的水里加入NaOH固體后,可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結合圖乙分析其原因是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溫度升高析出氫氧化鈣,所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回答有關問題.
(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盛氧氣的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沙的作用的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
(2)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3)農藥波爾多液不能盛放在鐵制容器里Fe+CuSO4═Cu+FeSO4,波爾多液的顏色是藍色.
(4)葡萄糖在人體內緩慢氧化C6H12O6+6O2═6CO2+6H2O,該反應放熱(填“放熱”或“吸熱”).
(5)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空氣中二氧化碳所占的體積分數(shù)為0.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已知物質A、B、C、D、E、F、G、M有如下轉化關系.A、B兩物質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在常溫下為液體,C、D、E、M為常見無色氣體,甲為黑色的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F(xiàn)為固體金屬單質.據(jù)此作答:

(1)反應②的產物C與M的體積比為:1:2;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C和E都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但相比較(填C或E)E易與血紅蛋白結合;
(4)反應③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逐漸變?yōu)榧t色;
(5)氣體D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到試液的顏色變化是紫色溶液變成紅色,將該溶液加熱后又變?yōu)樽仙湓蚴荋2CO3$\frac{\underline{\;\;△\;\;}}{\;}$H2O+C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變化中一定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
A.酒精揮發(fā)B.燃放煙花C.煤氣爆炸D.食物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